2018-12-20 04:53:11|已浏览:1049202次
2018年12月19日,由阳光大学开展的“好好学习”系列学习活动第一期《新员工培训大猜想》在阳光大学401教室举行,“好好学习”系列学习活动是由阳光大学发起,面向阳光大学内部员工,旨在提升阳光大学服务水平,提升大学员工整体素质,加强阳光大学内、外部学习与交流,增进大学员工服务理念,开阔思路、贴近业务;强化大学员工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提升大学员工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强培训创新、项目研发、技术改造能力。
第一期《新员工培训大猜想》,聚焦五总部新员工培训主题,先从吸收外部经验入手,邀请大学内部员工分享其供职过的企业如何举行新员工培训项目,对标外部企业,寻找先进经验,从形式到内容,全面启发参与者对新员工培训项目的思考。分享结束后的答疑环节,大家踊跃提问,气氛非常热烈。
在分享结束后,全体参与者分成4个小组,围绕阳光的实际情况,将外部信息、内部资源、创意思考进行融合,形成了具有阳光特点的新员工培训方案,并进行1分钟宣传,突出项目特点以及对客户的价值。
为了进一步推动参与者对项目的思考,采用世界咖啡的研讨方式,进行4轮的研讨,研讨过程中,大家在充分放松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形成新的知识碰撞,并将知识填充到新版本的新员工培训方案中。
经过多轮研讨之后,最终各个小组形成了新员工培训方案,并对培训内容、课程逻辑与结构、培训形式、培训关注点等项目核心,进行系统思考的呈现。
2018年“好好学习”系列学习活动,将秉承“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原则,一方面紧密围绕公司战略要求,另一方面聚焦业务工作中的能力痛点,帮助大学员工提升综合素质,高效能的实现工作目标。
知识贴士:世界咖啡
1. 为什么要用世界咖啡?
世界咖啡是针对团队沟通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我们的知识贴士聚焦在团队这个概念上,团队是由能力不同、个性不同、习惯不同的人组成的。不管这些人有多少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要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完成目标就必须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对目标认知一致,进而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
这段第一里面有一个关键词:认知,认知就是我们从掌握的信息里面,找到信息或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显然,认知的基础就是信息,信息越多,越容易把事情看透,越容易把事情做对。那么问题来了,信息从哪来?作为一个个体,信息的来源通常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己亲身感知到的;另一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此处的听泛指一切吸收信息的行为),那么我们身边最重要的专业信息源是什么?答案会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团队的信息,因为大家聚焦在一个领域里面,对彼此的资源又都很熟悉,所以,一个针对一个具体的项目,团队成员在一起研讨是最有效的。
2. 世界咖啡的应用原则
说完了为什么要用世界咖啡之后,我们下面要交流一下,如何应用世界咖啡。很多同事应该阅读过《世界咖啡》这本书,当初笔者阅读的时候是抱着找出一套世界咖啡的操作流程的目的,可是通读全书之后,笔者胸中涌出三个字母“WTF”,这都写的什么玩意呀?这也能写书,这不骗钱呢嘛?
不过后来,笔者在参加一个外部活动的时候,一个小机缘,被同组的一位伙伴给点化了,小伙伴对《世界咖啡》这本书的评价是“领会精神,再度创造”。
所谓领会精神指的是了解世界咖啡基本规则,如下图
在领会了这七个环节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比如,研讨初期大家都没思考成熟,能否通过抽扑克牌的方式决定发言顺序,研讨后期,能否用抢发言棒的方式,决定发言权;每轮活动开始前,能否设计一个口号或动作,启动发言者的精神开关;有价值的发言贡献能否予以相应激励;研讨流程可否提前设计好;记录方式可否采用思维导图等等。
3. 桌长的作用
桌长是整个活动的灵魂人物,将直接决定着研讨的质量和讨论的走向,所以桌长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下图已经将桌长的要求做了描述。
不过上图并未能够全面的展示桌长的专业要求,所以推荐大家了解一下这本书。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国会讨论的指南,书中内容详细的描述了开会的各种规矩和会议中各类角色的职责,比如主席的职责、秘书的职责、与会者的职责等。笔者早年就入手了这本书,不过书是在太厚了,到现在也没看完。
后来,本书的译者袁天鹏先生,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就是利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指导一个中国小村子的土地改革,袁先生将罗伯特议事规则总结为十三条简单易行的条目,这就是著名的“南塘十三条”。
以下是南塘十三条的全文:
第一条:会议主持人,专门负责宣布开会制度,分配发言权,提请表决,维持秩序,执行程序。但主持人在主持期不得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第二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明确的动议:“动议,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动议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行动建议。
第三条:发言前要举手,谁先举手谁优先,但要得到主持人允许后才可以发言,发言要起立,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能打断。
第四条:尽可能对着主持人说话,不同意见者之间避免直接面对的发言。
第五条:每人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二分钟,对同一动议发言每人不超过二次,或者大家可以现场规定。
第六条:讨论问题不能跑题,主持人应该打断跑题发言。
第七条:主持人打断违规发言的人,被打断的人应当中止发言。
第八条:主持人应尽可能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九条:发言人应该首先表明赞成或反对,然后说理由。
第十条: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只能就事论事。
第十一条:只有主持人可以提请表决,只能等到发言次数都已用尽。
或者没有人再想再发言了,才能提请表决。如果主持人有表决权,应该最后表决。防止抱粗腿。
第十二条:主持人应该先请赞成方举手,再请反对方举手。但不要请弃权方举手。
第十三条:当赞成方多于反对方,动议通过。平局等于没过。
这里面的很多内容,是可以结合桌长这个角色的,所以笔者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以上就是笔者对世界咖啡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对读者有启发。
吸引人、凝聚人、培养人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阳光大学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文章来自网络并且是机构方发布,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建议到机构教学点实地考察后签约合同再缴纳学费,一切法律问题本站不承担哦!如侵权请联系本站(https://www.123px.cn)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