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4 22:20:14|已浏览:1049224次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落实扶贫开发政策
竭诚服务贫困群众
扶贫一时也成了热点资讯
当前
我市贫困劳动力基数大,就业任务繁重
仅靠政府补贴送去的“铁饭碗”
已无法满足脱贫需求
激发创业就业活力
让贫困户依靠自己的智慧打造“金饭碗”
才是致富的有效途径
张湾区举办农家乐经营管理培训班。
我市第一批“两后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结业考试。
2017年十堰市“就业精准扶贫”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
强化就业造血 送来脱贫“金饭碗”
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领导下,市人社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把“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作为重要任务目标,在“就业精准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通过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创新平台模式鼓励创业就业,开展区域合作拓宽就业渠道,让人尽其才,各显其志,全面强化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跑出了“就业扶贫”加速度,奏响了“就业扶贫”最强音!
“家庭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就没有上学了。现在,在这里学的是我最感兴趣的高铁服务,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受益很大,对自己的定位更清楚了,以后找工作也更有信心了!”今年10月中旬,刚完成劳动预备制培训结业考试的贫困学生黄丹十分高兴地说。
今年市人社局在对全市8个贫困县(市区)贫困家庭“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其学习兴趣和就业意向等情况,量身开设了培训专业。全市共认定4家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机构,培训专业涉及制造业、汽车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等领域。目前,全市已有967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389人。
针对我市农村劳动力存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非技术性普通劳动者占比大的特点,市人社局对症下药,多点发力,通过建立培训机构、打造品牌项目、建立创业平台等方式,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的就业率,让“造血”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主动力。
近年来,我市认定了以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等31个培训机构为骨干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开设精准扶贫技工班和专业技能培训班,培训项目包括电焊、餐饮、缝纫、种养殖等,与贫困群众需求相吻合。当前,“太和厨师”、“竹溪厨嫂”、“张湾焊工”已成为全省有名的劳务品牌。
此外,该局结合新形势,在贫困人口集中的乡镇(村)设立培训教学点、教学站,实施“农村电商培训”和“扶贫创业培训”,以大学生村官和农村青年能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为重点,培育农村电商人才6000余人。
贫困户大多生活在农村,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一技在手,但就业机会少、创业难度大、初始资金缺乏,这是他们实现创业就业的“三大难题”。扶上马,更要送一程。为给困难群众扫清障碍,市人社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搭建创新平台、发展新兴项目,充分发挥其群带和吸纳作用,掀起贫困地区全民创业就业的新热潮。
我市大胆创新,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存款直贷”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自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审核认定创业担保贷款2.9万多笔,发放贷款22亿元,共扶持创业3.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4.5万人。其中,今年元至10月,全市发放创业贷款1.5亿元。
结合区域产业,通过政策引导、以奖代补、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将“双创平台”布局到产业导向清晰、具有集聚效应与当地优势资源有效衔接的产业链上。如依托汽车制造、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了茅箭区创家众创空间、张湾区梦想小镇、竹山县绿松石产业园、丹江口市沧浪艺术馆等各具特色的“双创平台”,充分释放了“双创平台”带动贫困人员就业创业的倍增效应。
另外,依托互联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平台。目前,郧西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年交易额达1亿多元,下营村被阿里巴巴命名为湖北省首个淘宝村;竹溪县电商园带动35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为充分发挥困难群众主观能动性,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市人社部门决定大力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农村贫困人员新开办农家乐创业并带动就业3人、经营半年以上的,每户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的,按每吸纳一人给予2000元、最高给予2万元的补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经工商注册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2000元创业补贴。如竹溪县城关镇李松一家通过资金扶持、参加“竹溪厨嫂”厨师培训班,开办“山里山外”农家乐,收入逐年增加。
另外,市人社部门在探索“人岗精准对接”的道路上也从未停歇。近年来,我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招聘新路子,搭建各种输出平台,提高供需成交率。
线上建立了十堰公共招聘平台,实现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线上办理招聘、求职等网上招聘会,求职者足不出户即可参加实时招聘会,极大方便了偏远地区的农村贫困劳动力。
线下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广东劳务扶贫招聘会”、“北京对口协作招聘会”等不同形式的供需见面会,每年全市各级信息发布系统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3000条、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
十堰地处鄂西北,集库区、山区于一体,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十分薄弱,地方经济不发达,自身吸纳能力十分有限。截至去年,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44万人,数量庞大,仅依靠本地产业和新兴项目难以满足就业需求,为此,市人社局在“劳务协作”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区域合作,扩大试点经验成果,让“转移就业”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又一渠道。
一方面,全市紧抓南水北调京堰对口协作契机,加强与北京人社部门合作,请求用工岗位倾斜,如南水北调运输线护岗保安300余人岗位全部是农村贫困劳动力。另外,两地积极推进劳务协作工作,北京市人社局定期组织企业前来招聘,吸纳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紧抓郧西县作为劳务协作试点县的机会,动员相关机构积极推进劳务协作工作,同时积极与江苏泰州、武汉市开展区域间劳务协作,定向输送劳动力。
自开展郧西县劳务协作工作以来,仅一年的时间,已成功形成郧西试点模式。为了扩大试点红利和影响力,今年十堰市委、市政府将深化与广东地区劳务协作确定为两大特色工作之一。全市通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下达目标任务、召开工作推进会等方式,让十堰与广东地区劳务协作工作全面展开,各县市区纷纷行动,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让“郧西京堰”在全市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推广。
就业有技能、创业有平台、求职有服务、脱贫有保障……一个个平台的搭建,一项项措施的落实,在为困难群众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康庄大道的同时,也全面激发了全市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一场场就业脱贫的生动大戏正在倾情上演,而这也成为我市脱贫工作中的一笔亮色!
“往期精彩”阅读
【创业】我市创业者福利来了!创业有平台,资金有补贴,培训说实力,乘借政策东风,下一个创业大咖就是你!
【考试】速来围观,2018年考证时间表出炉,考这10个证最有"钱途"!
“基地有空调、热水、WIFI、拎包入住,每月有补贴...”市人社局广聚天下英才建设人才强市,近7000名大学生留堰创业就业!
【医保】明年城区医保门诊慢性病申报即将开始,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申报哦!
【公示】2017年度中小学教师资格评审结果出来啦!十堰这些人通过了评审
【新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市人社局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市档案馆,深入了解十堰红色文化
【就业扶贫】就在今天,十堰这群“牛人”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奖金!为他们点赞!
【活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开始报名啦!作为技能人才的你还不快快现身!
本期小编:强强/芝麻
感谢关注十堰人社官方微信!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朋友们吧!如果您尚未关注欢迎通过下方的二维码和微信号:sychuangke 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不要错过
温馨提示:如需要了解课程请提交您的联系方式给我们,我们会根据您所在地安排优质机构给您详细介绍,而且学费优惠高达1000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来自网络并且是机构方发布,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建议到机构教学点实地考察后签约合同再缴纳学费,一切法律问题本站不承担哦!如侵权请联系本站(https://www.123px.cn)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