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23培训网!

全国切换城市

位置:123培训网 > 新闻资讯 > 早餐行业资讯 >  非上海人是否认为上海的高考简单?

非上海人是否认为上海的高考简单?

来源:

2019-09-02 08:26:39|已浏览:1050802次

非上海人是否认为上海的高考简单?

 

是比较简单啊,没啥好否认的

简单的原因有几个

1、上海高考试题指挥棒的方向就是不出难题、怪题,具有明确的区分度,721规则,要保证不粗心的情况下,试卷有70%的题目是送分的、20%的题目难度上一个台阶,10%的题目基本拿不到分的。

我没记错是有个区分度的区间的,送分题区分度应该是0.7-0.9的,最难的题区分度大概0.1左右。

(有些人非要杠全国都这个规则,说实话我觉得上海这个城市比较讲究规则,有规则了自然会严格遵守)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何必为了那10%的分数搞难题培训呢?重点是要把70%的题目确定大家都能拿到。所以所学的知识自然是保基础,学有余力的去争取剩下30%的分数。

上海高考可以用计算器(我之前打了计算机,上海话里听出来两者区别不大…)哦,没想到吧?因为上海高考重点考察的是逻辑思维,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不高,因为指挥棒认为没必要去考察这种内容。为什么要学微积分和导数?指挥棒认为这应该是大学的内容,高中学意义不大。考纲上没有自然不考(自己学是可以的,但是高考不能用这个解法)上海语文不考拼音的哦,也是因为指挥棒认为没有必要考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死记硬背的内容。

说穿了上海的试卷灵活度很高,不是题海战术能解决的,重点在于平时做题没感觉,觉得上海高考题真简单,但是真到考场上一做,发现题型换了、发现看了半天没看懂,懵逼了的概率很大。另外英语是真的难,我高中毕业后就基本没学过英语了(除了大学课程里的那些),十年后我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裸考还是及格了。。。我英语成绩不怎样的,高考就110分,但是大学六级还是能裸考过去。当然也有上海同学四级没一次性过的…那人家英语确实是差。

上海高考总分660,660*0.7=462,所有基础分都拿到,大概可以上个公办本科。660*0.9=594,大概可以上复旦交大线了。

大家可以百度下近3年上海的本科线和自主招生线,会发现个奇怪的现象,竟然就各自和前一年只差个位数,能理解到上海出题人对高考试卷区分度把握能力的水平了吧?

2、高考学生一般只占18年前婴儿出生人数的约40%-50%

这个数据我手上说实话没有(但是曾经在知乎看到过),纯粹估的,哪天看到了再补上来。

说下我了解的原因吧

(1)上海中考率大概55%到60%能进高中(含私立高中,私立高中基本没几个人能考上大学的),而初中应届毕业生的分母,是全上海的学生(包括上海的农村),而上海的教育水平除了几个突出的区以外,各区县(包括农村)的水平都差不多,而中考是每个区分开按照比例来划线的(可以理解为上海的一个区就是外地的一个地级市),换句话说,没有那么多广大农村的分母帮大家解决不进高中的指标。(顺便说下有人说是50%,我写了60%是因为有人跟我杠50%太低了,反正我没数据,都是瞎写的,大家随意)

全国中考进高中的指标应该都是60%左右,但是大家可以想想,自己从小从(稍微大点的)城市里长大的,是不是基本没有听过有同学读了中专技校?那是因为大部分指标都被农村的孩子占了。而上海不进高中是个普遍现象。我从小在市区长大,我有幸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所在的初中教育质量确实非常糟糕,基本只有50%的人进了高中,最终只有20%的人进了大学本科。

(2)很多人高中阶段或者高考后就出国了,对于上海很多家庭来说,愿意支付这样的成本送孩子出国,比例会越来越多。

(3)复读的很少

(4)独生子女政策贯彻很好,基本见不到家里有二胎的,所以出生人口也少,竞争自然小多了。反观到了大学,基本听到的非大城市同学都是家里有二胎三胎,一胎比较少。

3、招生数量

这个不得不说确实够多,基本上211的院校(包含华政上外贸这种不是211但是分数较高的院校)投放到上海的数量在8000-10000左右,再算上不参加高考的人,预估全上海出生户籍人口的7%-10%应该是能进211学校的。

问题在于,为何上海有这么多211院校的招生数呢?主要有几个原因

(1)历史。上海是近百年发展起来的城市,外国有租界的时候设立了很多大学,首先就是有这种教育基础在。建国后学校数量自然很多。

(2)经济。上海经济一直位列全国前列,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自然很高,换句话说,舍得花钱在高等教育上。说实话很多地方现在基础教育都不一定投入得够多,自然机会少了很多。

(3)当年评选的时候,上海有9所进入211范畴(当然以上两个原因决定权很大),本地院校很多都是依附于本地的政府投资和经济(当然有些非市属院校不是政府投资,但是强龙不敌地头蛇,学校在这片地上作业,自然要偏向于当地,比如河北唯一的211在天津,在天津的招生量肯定远超过非河北的其他省份。)

(4)南京211也很多,名额给江苏的也不少,但是抗不过学生基数大。北京211更多了,学生基数小,211率更高。

4、以上说的都是纯高考相关的,但是你要知道为了高考,这要多少投资多少钱进去。想要进211院校(上大东华为底线吧),那你确保要进个市重点(区重点现在能进一本的难度比较大),进市重点的前提是你要中考分数高(基本都被私立初中垄断了市重点名额),要进私立初中说明你要读私立小学(因为公办的很难考私立初中)。当然,有些教育质量好的公办也能考上私立初中/市重点高中,这说明你要有第一梯队的双学区房…看看上海的房价,呵呵。

平时学的那些各种课程就不多说了,所以现在小孩有个绰号叫做吞金兽,花的钱比父母赚的还多很普遍。

这么说吧,普通的市井老百姓,没有任何特长没有任何多余的钱去上补习班兴趣班的,能通过学习去努力考上重点学校的,在现在的上海真的是凤毛麟角。(十几年前还可以,我就是那个年代的,就完全和上述一样,但是进了大学后发现我周围的人大都有个特长或者拿的出手的兴趣爱好之类的…而我,似乎只会读书。当然工作后说穿了用不到那些特长,但是在搞活动的时候人家有特殊亮眼的地方我却完全没有…)

最重要的,你要通过中考,中考虽然简单,但是很多人都考不上啊。拿我当年初中班级举例吧:初中班级28个人,最终3个市重点、6个区重点、1个普高、剩下4个私立高中及以下(包括和职校合办高中),看着挺多的有一半进了高中,但是从初中老师的理解,不是普高以上的不算啥高中。因为普高本科率10%,区重点有两档,一个本科率40%,一个本科率80%,市重点本科率90%以上。但是要知道这只是本科率,一本率更低。最终初中同学中,仅5人进了本科。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我所在的区教育质量比较差,就算是最好的市重点,一本率也只有70%左右。更好的市重点,一本率80%左右是比较常见的。四大名校加上七宝不用说了,一本率98%左右,复旦交大清华北大也基本都被这些学校包了。我的高中区重点,在全区排第三,本科率40%-50%,一本率20%不到。听说现在本科率高一些了,但是一本率低多了。以上指我那个年代的市重点划分。

高考看着简单,但是跟你竞争的人基本都是(20年前的)精英人士的后代,他们那时候凭着自己的实力落户上海并成就了一片天地,大概率后代的智商也比较高,同时舍得花钱投入到教育上。这跟我们小时候弄堂滚地龙的后代竞争根本不是一个层次。身边很多双985院校毕业的同事,他们说小孩能考上上大就已经烧香拜佛了,可见一斑。

现在上海教育已经步入精英化阶段,普通老百姓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已经很难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其实北京也是,很多省会城市也开始这样了。但是要相信,在省里面你努力不花钱,还是有可能读个好学校的,但是在直辖市是很难做到的。

对了,现在上海开放异地户籍高考了,只要父母有120居住证积分(很好弄到的)外加学生有三年的上海学籍,就能在上海参加高考,欢迎各位觉得上海高考简单的小朋友来上海高考~要加油哦~985等着你手到擒来哦~

以上百度的截图,有人非要杠这只是写写的,实际上很少人可以拿到120积分。麻烦你先去实际上了解下情况,基本本科毕业90分加上社保基数1倍35的分,妥妥超过120分了,说很多企业不按照实际缴纳,那麻烦你长点心为了小孩去家靠谱的企业好不好?

 

我是在江苏上的初中高中,在一个省重点中学,班级前五名,年级前50名之内(一个班60人,14个班,其中前六个班是统招班,成绩好点,这六个班没有差别)。因为我爸是知青,所以把我户口弄回了上海,意味着我只要回上海参加高考就行了。

那时还不知道上海有没有全国卷,我爸弄了几份前几年的上海高考卷子给我试试手,我一份都没做完,因为太难了,全是考思维的,全是看了答案才知道要拐几个弯才能想明白的。比如一个猎人挖了个几米深的坑,一头熊用了几秒掉到底了,问这熊什么颜色的。这题综合了物理,数学,地理。没看答案之前我连题目都想不明白。看了答案才感觉上海真是素质教育啊,综合分析能力太强了!

后来我郁闷了好久,直到确定上海有全国卷了才放下心。然后高考考砸了,750分我只考了599。这分要通过一个公式可以换算成上海分,当时上海分是满分630,我换算出来是524分(在上海这不算低分了),居然还是区第一名!

换算上有优势我承认,但上海卷真的跟其他那些填鸭式教育不一样,我真觉得挺难的。我大学的上海同学,他们的思维更灵活更发散反应也更快更会变通,我很佩服他们。

 

上海现在的高考很大一部分是自产自销,大多数上海考生都不愿意离开上海上大学,而且上海的985学校也对上海考生进行大规模的招生,况且本来一般上海考生也就四五万,高校也多,所以从数据上来看上海985211比率更高。

但是上海高考真的不算简单。没必要多么的过度贬低。

首先众所周知的,上海高考英语挺难的。老师跟我们说上海高考英语的难度和六级的难度是相差不多的而且一年比一年难,我们高一高二的时候也会用六级的15选10训练。最后能考到140以上的真的很少。我高二的时候做过一两次全国卷,文章阅读难度,选项难度真的差的不少。举个例子,今年的完形填空考了一个sport作为动词意思为夸耀的点,这样的点每次都会有。

上海数学是简单,这点要承认,全作为动词国里很难的导数也删掉了不作要求,也有很多要求偏高的知识删去了。但从我个人角度而言,其实全国和上海没有差的特别多。今年全国数学一卷的维纳斯也不过是噱头,考察同学运用的能力,压轴的参数方程我也很快看出来了,但一群全国卷学生说难,说实话我觉得有些夸张了...

语文作文也不必说,每年江浙沪高考的语文作文都是区别于全国,独树一帜的考察思辨能力,尽管今年说了中国味但实质还是考察思辨,相对于全国的红又专我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理综文综上海改成了选考,难度急剧下降,按比例划分数线,最后分数转化为档次,一个档次差3分。举例来说,上海高考的物理真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反而扣你的细节步骤说理,但是学神众多,满分的分数线能达到9697(满分100),这种分数很少有能稳稳拿下的。

选考保证了一定的分数,真正在上海高考拉分的还是大三门语数外,所以上海高考只要你不乱学,肯定能让你有学上,这是对于中下档学生的优惠,对于他们而言,上海高考是更简单。但是对于高分数段学生来说,分数差距其实并不大,所以分分必争的程度更高,也更考察学生的细致程度。也并没有所说的那么轻松写意。况且还有综合素质评价这类很麻烦的东西,在高一高二还要自己搞小研究写论文去比赛拿奖在综评中才能占据优势,也有很多全国的考生不需要考虑的东西。只能说各有各的难处,也不要整天diss上海北京,高考对于大多数人都是选拔考试,区分度是绝对能够达到的。

 

8.20

更新一下,写这个答案,想表达现在和以后在上海(10年前我不了解),即使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北京除外),也并不代表学生就简单,对一个家庭来说就轻松。

我的结论并不是上海高考就简单

而是:上海上复旦,不简单

上普通高校(上海+全国)简单




前面答题的太简单了,完全没研究过上海的高考制度,就来说简单。

先说结论:对普通家庭来说,上复旦的难度和你在江苏是一样的。但上个普通大学(上海或者全国的)还是容易的。

举个例子,复旦大学,18年在上海录取520人,80%的名额不是高考成绩,而是综合评价。

参加复旦大学综合评价的学生,基本都是上海名校高中背景,上海名校高中怎么录取?名校高中也要自主招生

上海名校高中自助招生考什么?

初三高一摸完的学生,去考高一下至高二的内容,物化竞赛的内容,复旦附中开放性的视频探索题目,全英文视频,听完视频学习思考完,再开始回答问题,面试有开方性的问题,问题举例:如何评价上海外来人口对房价的影响.....

这些普通初中生会吗?不提前学能面试通过吗?

提前学,什么学校提前学?民办初中提前学。

最好的民办初中有哪些?复旦附中高中,有三个子初中,亲儿子,全是民办初中。

复旦附中旗下的民办初中怎么进?自主招生考进去

自主招生考什么?全优的学习成绩才有资格,面试英文自我介绍,考试小学奥数,语文拓展题,开放性面试问答题。

想进顶尖的民办初中?小学就提早学,并且有好小学教育资源

小学幼稚教育?好的学区房

你觉得这一路钱少吗?光学费补课费课外拓展经费就不是普通家庭负担的。

对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的人,高考进复旦和你在江苏浙江是一样的,靠你自己学。去抢为数不多的名额。

520个名额的PK是从小就开始白热化的且需要大量金钱的竞争。

在上海没靠过家里,自己考就能上复旦的,在外省他也能考上

 

更新一个数据,如果有其他更完善的数据我会再次更新。我愿意和大家和平交流,不喜欢被攻击。方才有位朋友问普通初中不能考重点高中吗?我就找了一个数据证明上海重点初中的优势。

2018上海初中四校八大预录取Top100

(含四校分校)

我和我先生都是江苏人,来上海读大学定居。生了孩子才猛然发觉上海教育资源竞争之激烈,是非一线城市的人无法想象的。

在上海,但凡对孩子有点指望,需要给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报一门英文,一门艺术类,一门逻辑思维类,一门体育类的课程,大班的时候读一个幼小衔接,这是基础配备。(小学后的补课还有竞赛学习我没接触到,还不敢说什么。)

很多非上海地区的人以为孩子不需要学这些有的没的特长,好好读书刷题就行了?太天真了!上海因为有数的优质高中基本垄断了好大学的录取,所以中考非常重要。而小学升初中是没有考试的,私立名校和公立名初中如何选拔孩子(上海初中阶段公立好学校不多)?你要方方面面比普通孩子优秀!!!那就是要么孩子天资过人,要么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家长付出了极大心血!基本上可以反推,要进好的初中就得进好的小学,没有小升初考试,资源自然向好小学集中。

好了,好的小学分公立和私立。公立名小学就是学区房,提前三到五年户口就要进去。我家因为当年不懂学区房的行情,买的房子都不是学区房,然后因为先生创业稳定期来的晚了一点,现在再买学区房已经赶不上好的公立小学户口的时间要求了。所以准备上私立学校。

私立知名小学入学竞争压力极大,除了孩子优秀,还要看运气,有的学校不愿意收活泼的孩子,有的学校看中家庭背景,但是不管怎么说,家长想拼私立,基本上孩子从早教开始就要不断付出金钱。我现在做了两套方案,孩子如果没有把握进不弱于第一梯队的私立,就去试试名气稍弱,实际学校理念也很好的私立学校。据前辈们说,一年学费10.6万,杂费校车费记不住估计一两万,学校提供的课外班差不多四万不到一点。学校上学部分一年十五万,加上周末在外体育课程,夏令营等活动,一个孩子一年20万妥妥的(我有两个孩子需要乘以二)。

公立名小学是不是就轻松了呢,学校部分确实可能轻松些,但是私立这么拼,愿意买高价学区房的爸妈们怎么可能放松?所谓公立知名小学,半壁江山就是生源质量撑起来的。所以一样课外学习!据说幼儿园没有读过培训班的孩子,进小学需要花一到两年才能完全追上大家的进度,追上进度未必名列前茅哦!

好了,上海条件好的家庭比较多,不管优质私立小学,还是优质公立小学,大家都要拼优质初中!没有统一考试,大家各显神通,你们说,特长要不要学?竞赛要不要参加?(这两年打击奥数,不知道未来行情)

我孩子才刚四岁,就在面临这样的题目,黑先。app限定同一道题只能做三次,三次不过就算做不了直接跳下一题,所以只能拿出培训班赠送的轻便棋盘,孩子自己对照pad摆上棋子,大人陪做。

我的好朋友在你们都知道的高收入公司工作,发来女儿一年级的英文卷子,诉苦孩子成绩不够理想,给你们看看卷子,希望你们孩子能忍受这种学习强度,课外补习的痛苦,承受的起每年六位数的教育投资。(朋友如果凑巧看到,请不要生气,我看好像马赛克把信息遮牢了)

你们还觉得上海容易吗?你们大部分人家乡的学区房需要保险点提前五年买吗?你们大部分人需要在孩子身上砸时间精力和大额钞票吗?你们中大部分地区,只要给老师送礼,从小陪娃刷题,然后看孩子资质和自律程度吧。

还说上海容易的,欢迎大家和我们夫妻一样,来上海奋斗!上海有积分居住证孩子一样可以参加高考,属于上海生源,享受一样的录取率。

希望你们都能在三代合力的竞争中取得优胜!

转载一个朋友的话:

根源性的:认为北京、上海高考都是easy模式的,本身就是滑稽的事情。

一个普通家庭在原籍普普通通,去到北京、上海,就一下子在升学上厉害起来了?

归根结底:外地人阶层在本地是底层,去到上海、北京,依然是底层,不要有什么奢望。

 

我来给各位解读一下这位的心里想法:

1.别人都是运气好,其实都比我菜,我要是生在上海,我也是复旦

2.我自卑,但是我要你敬畏我,把我当自己二大爷

3.反正网络造谣不要钱,随便造谣

这朋友实在太搞笑,po出来给各位看一看

怎么说呢,我不知道有的朋友知道吗,复旦交大每年上海招的人都是公示的,什么初中,什么高中都明文公示

麻烦各位认为别人都是转学籍到上海考试,哎呀好简单的人自己去看看

另外,我讲两个段子

1.我初中同学,学神,Camb哲学系,大四暑假回国,白天去复旦给国内研究生上课,晚上一边和我打游戏,一边吐槽复旦学生弱X

2.考试一直是目标100,实际考90,同理,目标清北,实际985。所以,有些朋友自己的主张,真的挺弱X的

反正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毕竟某些人眼里,高考就是尽头了,然后你说自己来北上高考,稳清北交复

Are you kidding me?

第二次更新:

有些朋友真的很魔障(请原谅我一时找不到更妥帖的词语),他们觉得上海人是既得利益者,上海人应当天生就怀有愧疚,天生就应当自卑

我讲句难听的,这么想的人,和叫嚣国家应当送给他们房子车子,和HK现在闹的人有什么区别

你们觉得自己想的都是对的,殊不知,你从一开始就考虑的是不存在的谬论

你有不同的意见我能听,问题是,有些人竟然觉得我压根没上过学 ,因为我提出了反对的声音

哈哈哈哈哈哈哈

合着你们都说上海考本科简单,现在有反对的声音了,干脆我连本科线都过不了了咯?

无语,可笑

第一次更新:

笑死我了,评论区竟然有一个人真的认为在他家乡能考上师大的人,在上海就能上北大

那你老家能上华师大的,应该在上海就是哈佛的咯?

朋友,你这种胡话谁会信?太看得起你自己了

你单纯就是想开地域歧视罢了,我反正不会和你争论,因为听别人胡扯对我来说没意义

另外,高考放开地域限制后,究竟对谁有利,知乎前几年就有定论了,我不想讨论

以下原答案:

非上海人肯定是认为上海高考非常简单的

我进本科的第一天,室友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你不去复旦呢?”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我发现她们三个虽然来自不同省份,但是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我高中老师说北京,上海的孩子都能上清北交复,他们的水平在我们这里垫底的都不如,你们要仇视他们”

结果是,我三年两个一等,一个二等奖学金

我想说,只有没上过大学的人才会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同一个学校里的另外同学高

事实上,同一学校的人刚进大学基本上大差不差

在外地,北上学生是被人歧视的,我的高中学霸同学曾经被他们大学的教授当着百号人的面嘲笑上海数学高考能用计算器,顺便一提,他是年级第一

即使是在所谓成绩论的高校里,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某些外地的就是想要歧视北上的学生

所以说,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意义,这些人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于他的出身和运气,认为要是自己获得别人的家庭条件,一定比别人的成就高得多

我在这个问题下发现一个神仙回答,说她的高中同学在山东只能考上师大,结果去了上海轻松考了北大,造谣的如此离谱,竟然还有十几个赞同

我讲句难听的,她就是在骗知乎上的高中生用户和乡村抠脚大汉给他点赞,前者看了以后心里戾气更重,然后想尽办法转户籍,不想着好好读书

北上土著运气好,房价高,工资高,其实本身能力比你们家乡卖菜都差

可能这才是某些人心里的标准答案吧(滑稽)

 

???评论之前看一下题目和回答

确定一下内容和思考绝对化词语等

首先,江浙沪英语试卷偏难没毛病

身边人学得怎么样是个人问题


原:听说上海高考英语听力是先放内容再放题

对于我这种英语学渣不就是谋分害命吗

听力这种东西就是

你好,哇你的毛衣好漂亮

我觉得也是,他还有件绿色的,那件也很漂亮,但我还喜欢这件

是吗,我最近买了个毛裤,我觉得那家店的咖啡不错。你在哪个商场买的,我想看看那里的羽毛球拍好不好

啊,我在xx街xx商场买的。我觉得旁边那家中国餐厅很好,你可以试试

是吗,xx街的披萨很好,我推荐你去旁边的汉堡店

对了,那家店最近在打折。一件九折,两件七五折,童装……女装……男装……x与x组合又……

是吗,真的谢谢你

不用谢

问1:衣服上有几个小猪佩奇

问2:你是啥色的巴啦啦小魔仙

 

我从前一直觉得上海高考很简单,实在学习不好还有平台可以出国,不至于没有出路。

我们家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我小姨一家奋斗多年终于在江苏和上海的交界处全款买了房,落户上海,全家人都很开心,尤其是他们家刚刚小升初的妹妹,那年我刚高三,拍着妹妹的肩膀跟他说恭喜你啊长大后不用受我现在这种罪了。

我以为我的小表妹从此过上了不用埋头刷题,每天唱唱跳跳的快乐生活。没想到在上海入学就是她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好的私立学校要交一大笔借读费,他们家掏空存折刚买了房,小姨姨夫工作还不稳定,便宜的公立学校要参加各种入学考试录取率还很低。对他来说考的上才能在上海读书,考不上就只能先回老家,等到中考了再说。

还好妹妹很争气,小姨也不放松,花钱给她请了很贵的辅导老师,终于考进了附近最好的中学。

在我们老家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老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入学后妹妹的英语就被上海本地学生甩了一大截,家长一度被班主任约谈,小姨只能给她报老师推荐的辅导班,一个学期三万块的课时费,就学一门英语。

现在英语勉勉强强赶上同学了,很快他就要中考了,想上好的高中就要考高分,还要过好几轮面试,还要适应上海的教学模式假期到处参加各种志愿活动。

到上海的这两年对妹妹来说并不轻松,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学习还是很轻松的,那会我们过得都是一放假就放飞开学疯狂抄作业的生活,好像很简单的就考上了高中,我们这边中考的确很简单,好的重点高中都通过自己出卷子设置自主招生班选择生源,我还一直都记得,那年我的高中自招英语就拿某年上海的中考卷当做竞赛卷来考,我只考了67分,就被重点班录取了。

我妹妹还没上高中,我现在不敢说上海高考是不是简单,但是上海的学生绝对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快乐。不管你生活在北上广还是三四线,想要有更好的生活有更好的未来,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或者是爸爸妈妈的努力。

 

来来来,拼了老命考到上海985的姐姐在这儿说两句。

我是十年前从ECNU本科毕业的,家乡位于鲁苏交界,参加的是山东高考。进入大学的时候,寝室一共六个人,两个上海的,一个浙江金华的,一个四川南充的,大家关系一直不错。我还和一个上海的、四川南充的同学三人成了闺蜜。

对于上海高考的难度,我不好评价。说两个印象:

第一,上海学生的英语太恐怖。两名上海籍舍友,学英语和玩儿似的。入学之初,系里的英语老师还搞了个摸底考试,当时就蒙圈了——What?!读大学还有这操作?!我们学的又不是英语专业!姑娘我可是玩儿了仨月,现在只能背“abandon”……成绩自然一塌糊涂,创下了有生以来成绩排名最差的记录,而两名上海籍舍友轻松拿下前两名。

到后来什么四六级、英语口语考试,都是手到擒来,我们在拿着词典“白首穷经”、对着录音纠正自己口语的时候,人家云淡风轻地看着我们,成绩还名列前茅。对于当年高考自以为英语是抓分强项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屈辱啊。

第二,上海学生的“艰辛童年”。其实我从小读书并不算太认真,在12年的学习生涯中,高强度的学习从初三为了考进重点高中,到高中三年为了搏一个优秀大学为止,一共四年时间。这段时间确实开足马力,每周休息一天,平时完成作业和各种习题到十一二点。最令我震惊的是,到了高三我经常一两点睡觉,某段时间居然掉头发!!惊呆了!!赶忙调整作息,各种补品恢复。结果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在宿舍吐槽“不堪回首”的三年奋斗历程的时候,一名上海籍舍友又微微一笑,面露不屑。我们很不服气,觉得你们高考竞争压力这么小,怎么能体会到这些。结果她说,做六休一嘛?我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学习到十一二点?那是小升初开始的事情。

听完震惊了,我表示不信,至少这么干怎么可能有那么乌黑亮丽的浓密秀发?!另一名上海籍舍友(闺蜜)表示,她倒没有那么夸张,但也轻松不到哪里去。从幼儿园开始,父母给她报了三门兴趣班和两门英语学前班,在十几年的挣扎中,她掌握了颇有水平的钢琴、国画,从小学开始就参加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奥数班、数学兴趣班,英语更不提了,什么口语班、新概念英语花样繁多,社会活动、市少年宫的合唱都参加过,到了初中还给她报了语文作文专项培训,之后物理化学也上了一年课外补习。相反,高中三年对于她而言却是“最轻松”的,因为她只要应付需要考的那几门补课和习题就行了。

了解到这些,我只能沉默。


在这座城市,充满着机遇,也充斥着残酷的挑战和竞争。毕业之后,我试图留下,但在高企的房价、租金以及高强度的加班面前,我选择了退让,和对象来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如果抛开一切因素,也许除了高难度的英语之外,单单拿出高考那几门课程而言,上海的考卷确实相对多数大省和全国卷而言更简单。然而,我以为,以上海学生为代表的所谓“Easy区”考生,在高考之前的各种竞争方面,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也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素质教育在21世纪初就在上海率先全面铺开,除了应试,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有太多需要掌握的东西了。外加教育市场高度发达,民办学校、公立学校互相竞争,各种兴趣爱好培训机构以及学习辅导机构遍地开花,焦虑情绪充斥着环境,使得学生的课业压力从学前班就开始激增。

见到有些网友说,不妨全国统一试卷,并且要公平的录取率。我想,若如此,对于上海的考生和家长而言,也会相应调整,不会再致力于花费数年参加杂七杂八的辅导和活动。届时,会出现从学前班开始做六休一,小升初开始作业到十一二点,全力冲击高考的“盛况”。我想,从资源丰富的特大城市出来的考生,全力堆砌而出的应试者,依然是强大的。

 

在这座号称魔都的城市里,在但凡有点追求的人眼里,上海财大以下的学校基本都不能称之为学校,就是这么魔幻,就是这么没有人性,你去投简历说您老人家是某著名211学校毕业,稍大点的企业里眼高于天的HR直接把简历往碎纸机一扔,下一个

所以当你在上海沦落到需要用高考裸考来定生死的时候,差不多也就那么回事了,因为那堆高级学校招的本地生源里裸考者比例未必比NBA里白人比例高

在魔都升学军备竞赛是真正武装到牙齿的持久战和肉搏战,其持久程度之高、斗争程度之烈、参赛选手之变态根本不是圈外人士可想象的

军备竞赛是从高一开始?初一开始?小一开始?小班开始?娘胎开始?

NOOOOO,可能从做爹做妈您二位上学那天就开始了,对,就是您二位一边玩着泥巴一边嗦着鼻涕高高兴兴背着书包上学校那天

楼上各位魔都升学圈内的新老玩家们都已经声泪俱下控诉了顶级民小亲儿子民初四校高中这条唯一的官方上升渠道有多变态,但这可不是故事的全部哦,如果你们家里能够提供的除了MONEY就没别的了,那对不起,换个游戏玩吧,这游戏不适合你们家,这项游戏里最容易的就是钱了,氪金谁不会啊真是,这玩意儿谁稀罕,比钱还金贵的东西那叫有效陪伴时间,拿得出来么,说请假就请假,说脱产就脱产,你老板不把你撕了?光时间还不够,您还得自己肚子里有货,没货说个JB

很负责的说一句,如果您老人家或您的伴侣二位,作为成年人,做不到小学奥数熟练运用并以少年儿童可接受的方式向其转化,开口没法用英语跟阿郭宁谈笑风生,天下文章不说阅尽也至少饱读,然后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程陪同您家宝贝孩子全程打怪,那差不多您孩子在本市想要通过学业这条路有什么重大发展还不如去赌一下中国男足世界杯小组出线吧,除非您老人家撞了大运捡到个天纵奇才,否则对不起,上限华理东华上大,大概率上理上师勉强挤进(没歧视意思,以上提及高校中有本人母校,并且这些学校真的都挺好的,各方面)

学而思,这个名字魔都圈内家长们都闻风丧胆,是因为贵么?贵不是问题,一个普拉达可以换半年课程,咬咬牙就过了,问题是你得抢得到课啊,你抢得到么? 一个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外补习班名额居然跟拍车牌一样靠运气,疯狂吧。当然也不是没办法, 为了能够抢到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而思名额,你要做的是在你家娃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去测评然后报班,开启升级打怪之路,这样就不需要若干年后拼运气抢名额,就是这么变态,如果您算数还可以,那么请现在打开学而思APP,看一下他们的课程设置和价格体系,自己算一下,从娃五岁到十一岁花费在学而思里的费用和时间是多少,然后再把这个时间放大一倍,因为每次课后你都得在家里给他复述一遍,否则那玩意儿正常儿童仅仅通过课堂是不可能学会的。前面就讲了,能够复述一遍的前提是您老人家自己得学会,扪心自问,这玩意儿您学得会么,不用二元一次方程自己解个鸡兔同笼看看?

对了,在第一次测评那一关您老人家大概率就会遭受一回心理上的重大摧残,机构里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老师会满面春风的告诉您,您家可爱的娃娃的智商当前只适合在新手村里玩泥巴,但是如果连泥巴也不玩,未来可能永远只能玩泥巴,玩泥巴的价格是XXXXX 主意您自己拿,然后您老人家看看隔壁屋子里开上小坦克的别人家娃,默默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这真是史上花的最憋屈的人民币,但是不花,呵呵。。。

说上海学生普遍英语好那不稀奇,大家英语都好那不也得有证书证明么? 某个别几项面向少年儿童可用于升学英语能力证明的证书考试名额居然也跟拍车牌一样是要凭运气去抢到才能参加的,是不是也无比魔幻?那抢不到证明小朋友英语能力的考试名额怎么办? 聪明的您一定想到了,那就去参加成年人的考试不就完了,所以如果您老人家在中口高口托福雅思考场看到一大票目光坚毅的小娃娃千万不要惊讶,他们不是来跟你抢饭碗的,他们就是为了升初中有个证书,当然啦,他们的成绩可能会让你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继而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幸亏老子生的早哇!

看到这里如果您老人家还在纠结上海高考为什么这么简单这种问题,我建议您来我魔都生个娃体验一下,当您捧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心中开始无限憧憬的时候, 隔壁床上还插着氧气管的妈妈也许已经在挣扎着对着娃说——

Welcome to the hell,now let's start our first lesson

———————————————

以上来自一个即将入圈的三岁娃的大步流星迈向抑郁症的爹

 

强答一波。

先说明身份,非上海人,在上海读大学,高考小省,让诸位高考大省的大神见笑了。毕业留沪,太太上海人,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都在上海读书。

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分时间来讨论。首先,15年前,上海高考确实是要简单一些。主要有几点,首先,大学资源丰富。当时上海的学校在本地招生人数确实多。我那年复交加起来就差不多有2000人了,还有同济华师,财大上外一堆不错的大学。像上大,招生数就更多了。其次,教育资源也丰富。那时候有本复习题库叫五星级题库,在我们那里算是很流行的,其中一门题库是我太太他们老师编的。名师亲授,这教育水平其实还是不一样的。第三,那个年代私校还没有盛行,教育还是以应试为主。各大重点高中还保留着初中部。资源多,考生少,教育水平高,还只需要应试。的确是相对容易一些。这个也是有实例可以证明的。比如当时有知青子女回沪高考的政策,在上海考全国卷。普遍要比在本省考上分数更高的学校和专业。但是绝对没有说的那么夸张。我寝室同学就有这种情况,江苏读书,回沪高考,考进复交高分系。他的成绩如果在江苏高考,进南大是没问题的。(不是说复旦比南大好,但是地域加成,在他们那里分数线比南大高一些)但是要补充一句,上海同学那时候高考分数并不低,600分满分考进我系需要530+。他们少考一门理科,以这些学生的水平,考到130+轻轻松松。也就是说裸分可以考到660+。 查了下资料,全国卷当年清华线最高的湖北省是635分。 上海卷据说容易,但是对于那个年代高考的理科高手来说,其实英语语文才是分水岭。理科卷的难度其实带来的梯度差并不大。 当然,分数也反映了那个年代全国的刷题水平。总体来说,当年高考,全国鸡血得都没有现在这么厉害。 上海只是稍微轻松些。

但是,最近几年上海的高考形式变化很快。首先是复旦交大大规模缩招。从原来的900, 1000+变成了现在的不到600。 当然,这和考生数减少也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鸡血的规模也逐年上升。其实上海学生的升学路和其他地区的学生常年都有区别。上海当年顶尖学生中流行的说法是人生必有一考。这一考是什么呢? 是小升初。如果小升初考进了四大金刚,上外附中之类的,那接下来的路会比较好走。一般来说保底也是个211。但是如果小升初没有考得很理想,那么只能再拼中考和高考了,越往后越难。高中没有考进市重点的,基本上是很难考进复交的。但是现在,公立小学初中很多已经沦为菜市场学校了,要想升入市重点高中,小学初中也得进不错的学校。而进这些学校的门槛,是学校自己决定的。大家到网上随便搜搜看,各种变态面试笔试题,我也就不用枚举了。前面有朋友说在上海也可以刷题,只能说图样图森破。 要知道,其他地区的考试,就算竞争激烈,那是有考纲的,刷题是有方向的。上海小学初中的竞争是没有考纲的,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光考刷题基本没希望,或者说希望很渺茫。这种情况客观上的确带动了素质教育。要想进好学校,得有才艺,外语好,成绩也要好,很多时候真有种无从抓起的感觉。你想放养,可能就是连高考的资格都不会有,也就不用讨论高考难度的问题了。

另外,很多人总是拿升学率来衡量高考的难易。这其实也是很片面的。因为升学的难易,不光看升学的比例,还要看你的竞争对手。京沪这样的地方,人才密度很高。复交每年毕业的人数,加上研究生有10000人。这两校留沪率常年都在80%左右。加上全国其他985来沪发展的人数。每年留沪的985毕业生,保守估计15000朝上。 上海每年的高考学生大概是7万,算上中考淘汰一半,高考人口差不多是15万。 也就是说有十分之一的学生家庭家里有个985毕业的家长坐镇。你的竞争对手很多都是学霸的子女。在高考大省,很多人踩掉了无数农二代沾沾自喜,殊不知这些人很多其实只能做分母。当然这话zz不是很正确,所以很少有人会在明面上讲。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对高考的加成有多少我没法量化,毕竟不是搞研究的。但是很大的概率,学霸的孩子学习还是好的。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父母都是帝都某985毕业的(中游,非北清人)。他们班级一共只有30个人。那个时候分配制,哪来回哪去,这些人毕业就天南海北了,并不是都在一线城市。这三十个人的子女到我们这一代高考,有一个北外,两个复旦一个同济三个北航一个北理,还有很多因为和爸妈不是最熟悉,子女情况不是很了解,也有些出国了,也就是说至少有1/3考进了不错的学校。你要想想,其实京沪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竞争还是很惨烈的,完全看比例,完全低估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从下面的回帖也可以看出来,很多当年的学渣,总觉得上海高考简单。当年的学霸踩着无数人考进上海名校留下来,反而无比焦虑? 这真是屁股决定脑子吗? 别人不知道,就我自己来说,我完全不这么看。我也不是什么学霸,不过当年高考也是全省前50名,竞赛一科省一,一科省二,考个北清不好说,考个复交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也不是我家的个例,我表兄妹5个人,3个高考是全省前200名。以我孩子的智商水平和家庭的教育,不吹牛,回老家考个985还是很轻松的,但是留在上海,真的不好说。

很多人说高考移民,比如在河南山东读高中,来上海高考。我承认,这些学生裸分是很厉害的。但是这没什么意义。因为这些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大多也是通过裸分考出来的,一脉相承。但是这些学生如果在上海,采用同样的学习方式,是没办法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的。除非你是不用上学,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出淤泥而不染,自学成才的天才。

客观的说,上海考个二本,甚至末流211什么比起绝大多数的省还是要简单一些的。但是,这也没什么好喷的,因为上海高考全市的差异是比较小的。高考最容易的地方,其实不是在京沪,而是在一些教育不发达省份的发达地区。如果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像西部一些省份的教育发达地区,例如昆明,贵阳,成都,西安这样的地方,无论是一本率还是都不会比上海差的。 西安五所超级中学占了全省北清招生人数的百分之六十。而相对偏远的地区,完全没有竞争力。贵州还出现过全省北清招78人,贵阳一中36人,排名第二第三的学校分别15人,7人的事情。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北清考生被这三所学校包揽了。广大老少边穷地区,基本就是个分母,从来没人考上一本的学校都比比皆是。 要想去名校,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捷径。

 

当年上海高考确实简单,2005年以前户口在上海在外地上学的考生需使用全国卷高考,非试点全国卷和课改试点全国卷同时采用。

因此内地靠蓝印户口买房到上海高考的多了去了,美滋滋。这个没什么可杠的。

2001年山东弃用标准分改用原始分(我记成00年用原始分了),结果就闹出了状告教育部录取歧视的事件,之后各地纷纷改用地方卷。。。

2001年

第一批本科院校:
上海卷(3+1):
文科424分,理科427分
全国卷(3+2):
文科497分,理科522分


同年高考大省的分数线也就高了80分而已。

当然北京的分数更低,比山东低了130分。

山东
记者从省招办获悉,全省高考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本科军检分数线已经确定。
  本科第一批(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文科580分(青岛575分),理科607分(青岛602分)


2002年上海

全国卷文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97分,第二批为470分,第三批为408分;理科第一批为503分,第二批为440分,第三批为356分。

山东文科568理科589

河南改成原始分分3+x,分数线562

浙江分数线560/573(浙江人上大三本也不容易)

河北分数线535/571

在浙江上不了一本的学生在金山买个房,在上海就能超一本线好几十。


非上海人是否认为上海的高考简单?

楼上的那位知青子女回沪高考599分,稳上复旦。如果他在浙江高考。。 对不起上财提档线629交大609 (浙江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

南方周末:高考移民拷问高考
高考与迁徙
作为关注公共领域和公民权利的学者,丁东的家庭也有类似高考移民的经历。1980年代中期,在山西插队的老知青丁东从山西返回北京。像他一样从乡村到城市的还有2000万已过不惑之年的老知青。1992年丁东的儿子小学毕业,因为父母是知青的原因而得以享受将户口单独迁往北京的优惠。1998年丁东以照顾父母的名义把户口迁回北京。他回京的时候,儿子已经做了6年的北京市民。丁东和儿子都是那次迁徙的受惠者。
儿子在山西的时候是中等生,不是尖子生,要是一直在山西,想考到北京的大学就比较困难,因为是北京知青,按照政策可以把儿子的户口转回北京,转回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北京的录取线压得低。所以儿子顺利地把户口从山西转到北京,在北京读完中学就顺利地考到大学。


天津蓝印户口20年:高考移民与本地学生摩擦不断--财经--人民网
在北京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王先生是山东滨州人,他大前年花90万元在武清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孩子在武清杨村一中上高三。“房子已经装修好了,但孩子住校,新房平时不住人,只有自己周末过来陪陪孩子。”他说,买房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考大学更容易:“天津的平均录取分数线比山东要低七八十分。”
  河南考生陈哲是蓝印户口的受益者。2008年,陈哲在天津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并以550分的的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陈哲庆幸当年父母帮她把户口落在了天津,“在我家乡,这个分数当年也就是上二本的水平,幸运的话能上普通一本。”
  陈哲说,2008年高考前半个学期,父母通过在天津买房的方式为她办理了蓝印户口。在向天津北辰区一家中学交纳了8万元费用后,陈哲的学籍落在了该校。
  现在已经读研的陈哲,几乎已经想不起当时在天津就读的学校的名字,班里的同学也都没有联系。当时,她很少与人交流,班里本地的孩子都对她有种敬而远之的“敌意”。“当地的同学认为你来跟他们抢资源了,肯定不会对你特别好嘛。”陈哲在班里“低调”地度过了高考前的最后一百多天,“幸好不是高一、高二就来了,要不肯定憋死。”

2002年北京开始自主命题


所以,还能顺便回答另一个问题

高考500+很难完成清北学业的说法成立吗?如果成立是所有学院吗?

同一张试卷,不同省份生源入校时有100分以上的差距,然而都正常毕业了, 最多也就是优秀毕业生数量比较少而已。。。。





然而现在的上海和20年前的上海已经不一样了。

20年前一张试卷走天下,走后门占用的是所谓的“机动名额”。就算不同学校有教学水平的差异,题典总是那个题典,你刷完就好了。

上海也就10万高考考生,不到20万出生人口,以下这几个学校统考1万人,当然高考很容易了。

在内地一些高考大省这些学校招生名额合计只占考生的1%,出生人口的不到1%。

据有关方面对全国部属高校2000年至2002年招生计划数据统计表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全国的平均水平是44.76%,但地区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最高,均值为49.66%。而在对上海地区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据分析更是发现,该地区3年平均值高达56.99%。

复旦大学:今年(2008年)全国招生计划本科3100人,上海地区招生1300名,本地生源比例占到42%,与前两年比例基本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复旦大学今年的本地招生计划人数比去年减少了40人,但在全国招生总数比去年减少100人的情况下,本地生源比例比去年还略有提高。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全国共招收本科生4400人,其中医学院700人,上海地区招收一本学生1680人,其中医学院380人,此外,上海地区还招收二本人数200人。按照本科总体计算,本地生源的比例为43%;若不把医学院计算在内,校本部上海生源比例则为40.5%。实际上,近3年来上海交大一本在上海招生人数一直保持在1300人左右。

同济大学:今年在全国计划招收各类本科生4650人,其中上海地区计划招收第一批本科生1511人,这个数字和2007年相同,另外自主招生人数约200人,计算下来上海生源一本比例为36.8%。

华东师范大学:今年全国招生计划为3500人,上海地区招生计划为1059人,另外上海自主招生人数为200人,上海生源比例为36%,与去年基本持平。

东华大学:今年全国本科计划招生3700人,上海地区招生计划为1370人,上海生源比例约为37%。在全国招生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东华大学在上海的生源计划数还增长了160名。

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4750人,其中上海地区招收1650人,上海生源占据全国的35%。较前两年来看,本地生源人数有所控制,逐年下降。

上海财经大学:今年全国共计划招生2000人,其中上海计划招收660人,自主招生120人左右,上海生源比例为39%,与前两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全国共计划招收一本964名(不包括保送生、非通用语种专业提前录取及自主选拔录取学生),其中上海地区计划为458人,上海生源计划占到全国的47.5%。
文化教育_内容中心_新浪网
上海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全国卷文科473,理科498。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全国卷:文科454,理科467


问题出在自主招生上。

2008年开始,高校逐渐开始试点自主招生,换句话讲就是拼孩子的“素质”。 这里面花样可就多了。

到了2019年,裸考招生计划如下

上海居然只有110个名额。。。。


然而上海的生源在增加。


1996年上海出生只有7万多,2014-2016年超过了20万。 而且2010年之后的相当一部分出生人口的父母是所谓的新上海人,即当年从全国各地依靠高考考到名牌大学,靠打分留沪工作的所谓“新上海人”。 这批人在统计上来说 智商比中国平均人口高起码一个标准差,收入在在上海可以排进前20%,而且对教育有路径依赖,也就是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再过10年,上海高考一定是腥风血雨惨不忍睹。。


说到所谓新上海人智商比中国平均人口高一个标准差的事情,其实我是保守估计了。我们这有gifted school会测智商,名校本科全奖出国家庭的孩子普遍高两个标准差。

好希望上海能有一所西方意义上的gifted school,收超过平均值3个标准差的孩子。

上海每年出生大概20万人,3个标准差相当于大约200-300人,应该可以开得起一个班了。。。

 

高考题我是没有兴趣去研究了,毕竟高考都过去十几年了。

不过十几年前我刚来上海读大学那会,班级里的上海同学都是特别谦虚的,一直跟我们强调我们从别的省考来跟他们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论读书考试肯定比他们强太多。

我大学宿舍那个上海小姑娘的爸爸在开学那一天特别跟她强调,xx你看你运气多好,宿舍里三个外地同学,一定要好好跟她们学习。我们三个人(一个湖南两个江苏)笑而不语。

然后呢,md,都是群小白兔,到了考试的时候一个比一个不含糊。大学四年结束,我们寝室四个人上海小姑娘的绩点最高。我记得保研的时候全班成绩排名,前11个人有资格保研,2个机动名额,然后上海的同学占了7个名额。

我成长的环境不说是纯hard模式吧,也是比较hard模式了。虽然从比例上来看不论上海还是外地,中考都能淘汰掉一半的学生,但是经济不发达的省份真的是很多很多人主动去当了分母的。我自己老家就是农村的,真的是不能说都穷,但很多年轻人初中读完家里人求着去读高中都不愿意的,也有许多农村多子女家庭不让女孩子读书的。而上海这个地方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又没有外出打工的风气,也不流行自己做点小生意,计划生育还做得好,不论上中下层人民,都视好好读书找份好工作为正路,根本拉不出那么高比例的年轻人在中考这一步就主动去当分母。所以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要进好大学需考进好高中,好高中的生源基本来自特定某几所民办初中,而小升初在上海纯属玄学,又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除了买学区房给娃保底,就是从幼儿园起给娃狂打鸡血冲民办这两条路可选了。在中考之前的择校,充满了不确定性,奥数,外语,琴棋书画各类特长,焦虑的家长们不知哪条路是正路,只能推着娃在每一条路上都这样狂奔着。

倘若都跟我小时候一样,上海的学生们只要学好课内那几门课考高分就能笃笃定定考进好高中,把那些上课外培训班的精力放到课内来拼分数,就跟我读大学那会一样,还真没看出多大的区别。上海的基础教育最可怕的一点是,很多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几乎决定了未来他能上什么层次的大学,除非父母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遇到了特别好的事业发展机遇有能力让孩子能在某个节点转去读国际学校进而出国留学,否则翻盘的机会是极小的。所以一线城市的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是远远早于其他城市的。我自己现在也是个家长,虽然已经出国了,但孩子是在上海生的。我的那些留在家乡或者省会工作的同学们,普遍都表示在孩子小学毕业之前是不太担心孩子读书的问题的,但初中开始就要好好推娃想办法择校了。而上海的风气把这股焦虑直接拉到了孩子出生之前,我本人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就给他买了套学区房,还依然懊恼没能在出生之前搞定这件事--户口报出生总归是最硬当的。

我出国之前工作过几年,恰好科室里有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同事家里孩子高考,这几个同事好歹八九十年代考得上本科,夫妻俩不是医务工作者就是公务员,普遍家庭条件在上海也算说得过去,不是很给孩子打鸡血但也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只不过十几年前孩子刚上小学时没太重视这件事,都随波逐流读了对口公立小学。最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成绩最好的一个男孩子考上了二工大,其余的统统二本线都没上。好在他们这代上海人吃到了房地产的福利,纷纷卖房供孩子出国留学去了。因此一个个痛心疾首,告诫我们年轻父母幼儿园起就必须抓紧孩子的教育。

 

上海郊区人民,高考去了某外地211。

随便说几个:

1.我英语初中还行,到了高中就差很多。(小农村里遇到城镇里的高中同学,就被虐的体无完肤)被英语老师认为是已经很努力,但是没用的那种。这还是没遇到上海市区里的学生。但是到了大学,我居然裸考过了四级,英语不敢说班里前列,至少也是中上。就这样,你们真的有信心和上海市里那帮人一起考英语?

2.很多人觉得上海大学教育资源多,所以上海人上大学更容易。如果大家一起考,肯定能打败上海人。

那你知不知我们高中居然还学劳动手册,学电焊,学开车(那种有方向盘,有脚刹啥的电子模拟器)。

数学的话更有意思,有些内容,老师直接会说,高考不考,大家知道就行。

你要是打算以直接切换全国统一试卷,你们就虐上海,怕不是以为,上海人还在搞上面那一套?我承认,以目前上海的教法学法,至少理科方面,特别是数学,上海考不过你们。

但是如果高考变了,高考所有之前的教学内容也会变的。你们想过这一点吗?

高考不一样你们觉得上海大学教育资源多。高考一样的话,你可以体会到,从托儿所开始,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资源差距。

上海家长(本地或者新上海人)的军备竞赛都到什么程度了。除了努力,你会发现,优秀的教师资源,各种课后补课,等等,你们拿什么比?努力也只是给你一个同一起跑线,你确定你一定比上海的更努力?还要弥补这么大的教育资源差距?

到时候怎么办?要求上海市开放教育资源?那些教育资源可都是要花钱的,上海本地也得花钱。

再次吐槽一句,不一样的起跑线,不一样的路线,你们要是想直接画一个同样的终点线来比较。怕不是失了智。

举个不当的例子,你以为你们在求学的上山路上艰苦爬上山顶,发现上海人(或者北京人)从旁边一条道上看着风景就上去了,你觉得不公平,你要求大家一起走崎岖山路。最后发现,好多人的家长居然有实力给他们孩子在这崎岖山路上建电梯,拉缆绳,甚至还有开飞机的。

你可以凭你现在已学的数理化英语知识碾压清朝的人,但你莫不是以为把你现在丢到清朝长大,你就比清朝的人更聪明了??

最终,告诉你们,你要觉得上海好上海高考简单,那你就来上海,让你孩子在上海长大上海高考。而不是把上海拉下来胖揍一顿,拉到一样水平线凭着丰富的经验打败他。

题外话:

动物园里有些动物看着一两只老虎甚至一头熊就可以有一大片院子,还能舒舒服服玩水晒太阳,要求把他们的地盘开放出来,大家一起分享资源。

你以为上海9万高考生背后都是谁?你们到底哪来的信心?

我一个上海小农村里的,都已经深刻感受到什么叫城镇里的,什么叫市区里的。你们想过这种恐怖与不甘吗?

 

非上海人,在上海上学,已毕业。一开始我也是以为上海高考简单的,后来慢慢和其他同学交流多了,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这里的高考指的是狭义的考试,也就是那场两天的考试和几张卷子,上海高考的确是偏简单的。也就是英语难一些,理综换成了单科难度大减,数学也削了。我老家考的是全国卷,我们说神经质的题目大多来自江苏,上海卷则不怎么看。单说这场考试本身的难度,上海确实低一些,外地人这么说也可以。

关键在于,高考卷子难度是无所谓的,关键是上大学录取的指标。上海有更高比例的指标,但竞争对手也更强,最后算下来难度也不低。相对于小县城资源贫乏,大家都只盯着考试分数。上海资源多,竞争纬度也更多更激烈。

而对于每一个孩子和家长来说,上多好的大学,是一场永无尽头的比赛。上一本就够了?上985就够了?上清北就够了?还是要上清北最好的专业?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是没有上限的军备竞赛。而对于孩子来说,面对同辈压力,也是永无止境的。

如果不是顶层权贵,放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

 

总有些人觉得我说的职业选手是我夸大其词,因为高考卷子简单?你们一定是没来过上海没见过上海的小学生多鸡血。如果不能清醒的认识一下职业和业余选手的差距那我们看一下数据。


2018全国数学、物理竞赛的情况。你们质疑上海卷子难,竞赛总不简单吧!你们说别的区比你们分数线低,这个比赛公平吧?你们说你们那里的人数多,人数多总更应该能选出好苗子吧。。结果河南整个省加起来都没有上海一个市强。你们感受不到上海职业选手数量多,是因为高考对他们来说是业余比赛。卷子难了,谁是业余谁是职业才能看出来。如果高考题目难度强到刷题都没用,全国统一卷,没有区域差异,升学率上去的也是浙江江苏这些省。这边经济发达地区私立学校会高薪聘请教师,连独木桥都能给你拆了。



以下原答案


这两天一直在看这个问题,我是来上海工作的外地人,我的孩子今年两岁,在了解上海教育的情况以后我焦虑的不行。

我没来上海的时候我觉得上海高考可简单了,录取率比我老家高好几倍,我要是来上海高考一定能考个985。现在我只想说,我错了,大错特错,以我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的家庭背景,还是在外地考比较好。跑去上海跟一群博士企业家的孩子竞争,简直地狱模式好不好。

外地人只看到了上海的录取比例有多高,根本看不到上海的生源质量。

打个比方,100个人比赛跑步比赛,外地相当于100个业余选手选十个,上海相当于100职业选手选20个。虽然外地人也会说我也很重视教育balabala,那是你没见过上海有钱人是怎么烧钱的,十几万的夏令营年年去,几百块钱一节课外补习从幼儿园开始补起,再看看家长素质,英语启蒙从出生开始。以上三条上海谈起来,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外地也就幼儿园能学学兴趣班,有几个家庭会那么早英语启蒙的。

再说说上海学区房的价格,这个价格反应了学校的附属价值,好的学校和差的学校差距就像学区房和非学区房的差距一样,是你拼了命可能都补不上的差距。

其实不管在哪高考都不容易,普通人没有那么多捷径可以走。原本来到上海,我想让我的孩子可以稳稳当当上名校,可是反推过来,我当年也是一路升级打怪过来的,凭啥到我的下一代就不行了。这个小屁孩也可以的,我不能把路给他都铺好了,要让他自己升级打怪去。

 

坐标上海2016届上海高考生,全上海最后一届考前填志愿,最后一届3+1,但却是第一届不分一本二本。

这个问题,仅从录取率来说,肯定简单,这个数字摆在这里,并不会否认他,也没什么好否认的,这是上海这座城市带来的福利。

但是从卷子的角度,觉得简单的人可以试试到底能做多少分。上海的数学没有导数,但有矩阵 行列式 极限,据我所知,至少和我一批的外地学生是不学这些的。你们可以说导数会出大题,那些只是填空选择,没什么了不起,但我想说,你试试放弃一道行列式,一道矩阵,一道极限,少说12分,然后去做后面的大题,你要是做出来了,也没什么,做不出来,两道压轴题,最后一小问,6+8=14分,你的满分只有124了,做出来了,你也只是填补了12分的空缺,你保证别的不错了?而且据我了解,考清北复交的,数学都140+哦。而且上海数学的特点就是,你用导数做,反而绕远路,不如想个好办法去做,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数学就喜欢出灵活的题目,在高考的气氛下,你未必想得出。

英语,不用多说,公认的难。。更何况改革后,英语还有小作文,summary这种题型,更变态,听力还是两个老外用着神奇的腔调念得。6级只是上海高中生的开胃小菜,我自己区重点,月考都用研究生考试的题目,那市重点,上中华二可想而知。

语文,上海语文均分都给的很低,不要拿外地那套来比,你外地120,上海可能刚100出头,我举个例子,我一模语文117,属于很高的(有些超常发挥),但是在语文波动性不大,正常输出的情况下,高考就99,可想而知。

剩下6门课不好评价,上海外地各有侧重,不过3+1的上海肯定有优势,4门课压力肯定轻松一点。但是现在3+3的上海。。我是觉得很可怕的。

3+3的上海,我回去看高中老师的时候说过,特别烦,也占用学生的时间,压力更大,同时加剧区重点、市重点、普高的差距。同时,上海说过,英语要在保持难度的情况下,数学要稳步追上全国卷难度,英语最好还难一点。这样满意了吧,这个说法是确有其事的,真到了那一天,你们就别盼着上海简单了。

但是,我又要说回最开始的问题了,录取率高啊,卷子难了,在同等的录取率前提下,还是那么多人上大学,外地还是要眼馋啊。那个时候该说什么呢?

而且,作为最后一届3+1和考前填志愿的学生,我真的很想说,上海学生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垃圾,卷子是简单,录取率是高,然而呢,我虽然只是普通一本(但我到了上海大学分数线)但是我周围的上海学生高数还是学的 很好,我自己数学都90+,所以不要真的觉得上海市学生多烂,比你认为厉害 !

 

上海的教育体制就和除了北京以外的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 根本没有可比性

以江苏为例 说的直白点就是江苏的考生不管贫富 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

但上海的教育体系不是这么玩的 6岁的你进了哪个地段的哪所幼儿园很大概率决定了你12年后会去哪里上大学

各区好的初中基本都是私立 你没有进去特定的几个小学的话人家根本都不看你 那几个特定的小学如果你没能进入特定的几个幼儿园的话人家也不看你 要进那几个幼儿园?掏钱买房呗 多大点事儿~

你说你没钱但要改变命运 你可以像江苏学生一样很努力的去学习 很抱歉学校不允许补课 不允许早上6点半就开始上课 3点半必须放学 作业不能多 考题必须简单 普通高中连暑假作业都没 你要和别人竞争那就掏钱去补习班 我十二年前补课的价位是一节课两小时80-120不等 掏钱呗 多大点事儿~

如果说江苏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话 大家都有机会 那上海高考就是千军万马渡河过江 看似通道很宽 但学校根本不会教你游泳 你必须自己去跟那些掏了钱去上游泳课的人去竞争 甚至淹死之后还要被鄙视“你看我们是公平竞争的 你就是不会游泳或者游得慢 别怪我们” 同样的情况在江苏的话就是“明明老师都教了游泳 你自己不认真学 淹死活该”

看出差异了吗?

 

虽然是上海人,本来不禁也想写点,一看高赞们都说得很详细了,尤其是当下乌泱泱的环境。

其实这个问题不妨简要回答,在上海满大街都是上海话的年代,的确是比较easy的,这个easy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生源多机会多,还在于选拔机制对劳苦大众友好,你聪明好学是块读书料那自有回报。

在上海逐步听不到上海话的年代,它开始越来越不easy,生源压缩得越来越少,且比考生萎缩的速度快得多。学校越来越寡头化,逐步下沉到低龄段。选拔机制更是五花八门,乌烟瘴气,家庭负担火箭般地蹿升。

这两者的分水岭是什么时候,大致在世博会之后。所以有些80后朋友,不要在多说你们的历史了,什么只要脑子好,爱读书,毛都不补,照样如何如何,现在的游戏规则是不会善待这类人的,你随便放羊那就真只能收获羊了。

讲真,上海家长们(无论新老上海人)都超级崇拜仰慕隔壁娄书记这类人,但zz不正确的言论很难在上海这个西格格的地方发生。

最后再补充三点感想:

  1. 即便是那个easy年代,至少我专业里的310们没有在学业上丢什么脸,吊车尾的人其实只有一个特质,就是无心学业的。
  2. 虽然这个问题不用扯上考卷和大纲。但回溯历史,上海的教改导向私以为非常sb,甚至有些自我阉割,我高中时老师都是很鄙视的,可没办法,谁让我们当试验田呢。但另一方面,除了觉得哑巴英语(接收侧)是比较容易补的,我也更不理解提前学点导数有什么好多吹嘘的,大家理工出身的多了,应该都懂,相对后续学习,真的微不足道小儿科罢了。
  3. 如果你只围绕录取率认定easy,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不要抱怨,大可以来上海玩就是了。反正现在高考也不需要落户,市府意思很明白,你肯长期来当燃料,初中进入本地学业系统,就让你一视同仁地玩。长期来看,新生儿数量已然回暖,hell模式不久就会开始了,以后父母带两个知识高帽子,子女读读中专应该在上海会更普遍。

 

请各位上海考生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谢谢!!!

上海高考不在于试题难度,而是在于参加高考的人数,上海高考人数5万人,本科录取率80%。重点本科录取率15%


其它省份呢???湖南本科录取率37%

山东录取率40%


上海几乎是参加高考就能有本科读。

你们还说上海高考难啊。。。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最后说一个理论,就是制度的利益获得者从来不会觉得这个制度不公平,并且他们还会为这个制度辩护,只有制度利益的损失者才会说这个不公平。。。

你们的这些言论就好像我西藏的同学说,他们那地方海拔高,大脑缺氧,所以分数线低一样。。。。我想说你在糊弄鬼呢???


二,很多答主都在距离说上海的考生多么优秀,什么琴棋诗画样样精通,这能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上海因为其自身的经济实力,教育资源的优厚,对其他省份实行了碾压。

在大家天赋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下,砸钱就成为了唯一得选择。所以大部分家长通过砸钱来提高小孩子的学习成绩。

你们有没有见过在一个学校,全校第一名都只能上一个普通本科?然而你们是否知道这种情况在四五线城市极其常见。。。问上海有多少个学校,全校第一只能上普通本科分数线的吗?


所以大多数回答上海高考很难的人,你们根本就不知道,在经济落后地区想要考上大学有多么难,生存就已经是耗费了全家人的体力,你居然跟我说这些考生不会琴棋书画?what?想说明什么???无非只能证明教育已经成为富人的游戏了。。。

马云说他现在很痛苦,有钱人的烦扰很多。这句话你说你能相信吗?有钱人的烦扰再多能有基层人民如果丢掉工作就要面临生存困难的烦扰多。

还有一些答主一边说上海高考难,一边又削尖脑袋的来混上海户口,把自己孩子弄来参加上海高考,这行为我不能理解!

我只能理解这种行为是你们聪明人对其他人的知识压榨。

三,如果上海户口和深圳户口让各位选择,你们怎么选择???两个城市资源几乎一样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深圳高考时参加广东省高考,录取率也很低,你们怎么选择???

我还是那句话,上海高考,在上海的经济能力前,在教育资源如此发达的背景下,在高考人数这么少的情况下,他就是容易的,并且是非常容易的!

四、如果一定要说难度,那我必须说一下,上海小升初,初升高,在竞争top级的教育资源上,是全国最难的,北京同样很难,因为要是在长沙,我可以凭借我的自身实力?哪怕我的孩子中考成绩0分,我也能让他上雅礼中学,但是在上海这就要难得很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上海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相对比较集中,所以为了掠夺这些优质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资源,家长们也是绞尽脑汁。这也一度让上海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了富人的专属资源。

但是要说高考,我想说,上海高考绝对是全国最容易的几个城市之一!!!


如果还有上海考生觉得外地容易,我可以凭借我的关系帮你们去参加湖南的高考。。有愿意去的上海考生,请私信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