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23培训网!

全国切换城市

位置:123培训网 > 新闻资讯 > 小吃行业资讯 >  既然有金融和计算机,为何大学还要设置生化环材土木机械安全等天坑专业?

既然有金融和计算机,为何大学还要设置生化环材土木机械安全等天坑专业?

来源:

2019-09-01 23:25:22|已浏览:1049967次

既然有金融和计算机,为何大学还要设置生化环材土木机械安全等天坑专业?

 

这个问题的问法,应该是想说大学专业不能只有金融和计算机这样的热门专业,还应该有其他专业。

和国民经济一样,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也有两只手在控制。

有形的手、无形的手。

有形的手按照期望设计人才培养渠道。

在期望中,机械是为社会化生产提供大量的技术员,土木是为基础建筑和地产业提供大量的现场技术人员,同时土机专业庞大的队伍也提供了科技进步所需的研究人员,生化环材是为后续的科技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然而有形的手设计这么庞大的招生规模,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缓冲就业需求,增加教育收入。

市场需求是无形的手,它会在有形的手影响下,把事情尽量复原到他本原的样子。

哪个行业待遇高就会吸引更多的优质毕业生,哪个行业有前景就会吸引更多考生报考。从世纪初的IT大火到后来生化环材热,再到后来的土机热,转到如今又是一轮IT热,无形的手在吸引毕业生的同时,一直是保持一个微妙的滞后性。

某种程度上,有形的手把人赶进天坑,无形的手又把人拉出来。

然而有时候,无形的手会把人丢进更深的坑。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选专业的意义实际上是一次职业规划。与其说是躲坑,还不如说是选坑。

选个好坑,以后就不用拼命跨坑了。即使换专业,也是觉得自己更适合的缘故,这样的选择就是成功的。

 

受 @Yugi 启发我去mit的注册办公室好好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算了一下eecs和combine major,MIT在读本科生1341,接近30%选择计算机专业!

我有分别看了下问题里提到的几个专业,生物(加上Chemistry and Biology)在读学生93人,占比2.02%;化学(加上Chemistry and Biology,生物化学都重复统计了,否则更少)在读学生62人,占比1.35%;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读学生99人,占比2.15%;在美国环境和土木都在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所以环境和土木加起来在读学生51人,占比1.11%。

仔细统计完,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复,有些数据的确太超出我的想象,因为MIT不只是计算机强校,生物化学材料环境土木都是世界最一流,但就算如此选择就读的本科生却如此少,甚至少于老师的数量,真的是几个老师教一个学生。

另外,我们也能从MIT本科生的选择,看到未来的中国,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无论你接不接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参考资料:

Statistics & Reports

 

一群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生化环材天坑就要全砍了?

非黑即白的逻辑到2019年下半年还没绕出来?

大学设置这些专业是因为这些专业对于生产实践仍然很重要,但是『坑』的并不是专业本身,而是这些专业一方面招生人数太多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产学研已经完全脱节了,现在的生化环材的科研圈子,灌水之风盛行,『青千制造机』一般的课题组也是有不少……大家的目标就是为了争那一点可怜的资源,因为高校教职似乎已经成为这些专业最好的出路了,业界的情况,我经历过校招,很惨……同一个学校出来的学生,因为专业不同,所以薪资可以相差很悬殊。

说到底,一方面是这些专业的教工也要恰饭,没有学生的话学校怎么会养他们呢;另一方面从『面子工程』的角度讲,生化环材虽然学生出路不怎么好,但是水起文章不是轻轻松松,文章数量上去了,学科『实力』也就上去了,学校的『实力』也就上去了,多好……

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赶上了生化环材的春天,导致如今几乎是个高等院校就有这几个专业……如今信息科学的春天到了,改革可是要动不少人的蛋糕的……

你的主场怎么能缺了你 @贱贱

 

看到这个问题一开始就觉得很好笑,但没想到下面居然这么多认真回答的人

我14年高考的,我们那年计算机和软件在各大院校都是收分垫底的专业,而建筑,土木都相当热门,我因为分不够这些,不得不填了软件和计算机,我爸甚至想让我去差一档的学校学建筑或土木。我们那一届,大多同学都是调剂过来的,第一志愿是计算机或软件的,真的没几个,我的第一志愿也不是,是高分子……我们一个专业课老师,有一次跟我们吐槽,“现在大一的孩子学习比你们认真多了,因为现在没有调剂来的学生了。”

说实在的,计算机这个专业也就火起来四五年,未来肯定还会有其他更火热的专业,可能那个时候又会有人来问,为啥还要开设这些培养码农的专业吧……试想在前十几年,计算机的老师都在坐大学里坐冷板凳的时候,大学就取消了这些专业会咋样?

上学期在一个讲座上,南大负责校友会的一个领导说,现在南大校友里创办企业最多的专业是化学化工。

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

补几份数据吧,

2010年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计算机是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
2011年,计算机依然是就业红牌专业

这里的问题是大学为什么要开设那么多专业,不是说个人怎么选择专业的,这两者关系不大。

 

因为码农存在脱发的风险,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生化背景的人研究一下生发产品,不然谁来拯救大家的发际线呢?

 

题主可能想传达当下知乎对计算机的无脑吹,对生化环材无脑黑的现象,虽然问题显得有些智障。

为何大学还要设置生化环材土木机械安全等天坑专业?

大学为何设置这个专业,无非源自三个方面:学生需要,大学需要,社会需要。

【1】关于学生需要

题主说既然金融和CS就业前景好,薪水高。是不是每个层次(清北,985,211,一本,专科)的高校均是如此我们抛开不论。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些学生家庭,人家并不care前景问题,并不担心薪水问题。

在家庭条件相对允许他可以花更多精力在研究上的时候,人家就是不喜欢二进制,就是不喜欢面对成千上万行的代码,人家就是对生化环材感兴趣,人家就是做生化环材深入研究的料。你说有没有必要?

既然说到家庭,又是所有层次的考生,任意家庭环境的考生都适合报考金融专业吗?一位金融行业的前辈: @小人物 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家境贫寒能否选择金融专业?

再来谈谈计算机专业?人怕选错行,你不会真觉得所有人适合学计算机,学得下去的吧?

其一,对数学要求较高。如果你在高中数学基础本就比较薄弱,同时厌恶学数学,很难相信你能学好大学的相关数学知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随机过程,密码学,信息论,信息安全数学可能其中任何一门都能让你疯掉。

其二,真的磨人烧脑。日常学习中,操作系统实验,数学分析,编译原理,最优化理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一些课程难度是很大的,非ACM出身的同学有时候要完成某一个实验,花上一整个星期再平常不过了。往往你写个代码,对着电脑就是一整天。

其三,对英语要求较高。现在市面上最好的计算机专业教材都来自国外,如果你英语很差,啃一本全英文的厚达好几百页的教材也会让你失去理智的。同时学习计算机,少不了看各种论文,对顶尖的期刊和会议论文基本上也都是全英的,这也是英语薄弱的同学面临的一个挑战。

这三点问题是我作为在计算机专业校学生的感受,欢迎各位前辈修正补充。

【2】关于高校需要

诸位首先看看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中天坑专业占了多少。

大学,从某些层面来讲,其实和运营公司没啥区别。
大学的钱靠什么来,靠税收之后的财政拨款,拨款多少的依据又靠什么呢,各种计划(985、211、双一流、balabalabala...)
双一流这些怎么分,以前看学科评估,以后看什么QS,Usnews,ESI这些榜单(毕竟你不能一边自己喊的双一流,自己来说自己世界一流吧,还是需要别人的数据)
而这些榜单,刷文章权重极大,简单来说,提学校排名,就靠灌文章就行,你问我大学不是靠教育么?
教育就是个自己是运动员自己又是裁判的东西,根本没人看什么教育质量。怎么看?清北都给学生70分,一百本都给学生95分,一百本就比清北厉害了?
所以,没人看教育,你也无法定量教育质量。

我不是专业的人,这里引用贱贱老师的一段话,原文见:

为什么生化环材专业社会需求这么低的情况下,国家却在大力发展这些学科?

【3】关于国家社会需要

不好意思,这块咱也不太懂,引用大佬的回答:

我个人一直认为当前中国的材化学术界的发展状况,是美帝带偏中国科技树的巨大阴谋。即使美帝也许并无意于此,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效果的确是拔群的:现在中国的材化类专业的现状就是产学研脱节,产业水平落后于国际,学术界发论文水平遥遥领先于国际,学术界不关心产业关心的问题,产业找不到合适的发展人才。毕业生不转行很难找到工作,继续做学术为了生存又只能继续对产业意义不大的方向。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越多,反而主要消费在国外先进企业生产的仪器、耗材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反哺国内相关产业。国外相关企业的产品有足够的需求支撑,本身科研力量很强,会越来越强大;而国内相关企业本身科研力量不强又缺少人才和需求支持,发展会受到限制。

从我的观察来看,简而言之,美国的套路是:通过美国学术界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培养出一批个人科研方向与出身国国家现状和利益不一致的、评价体系严重依赖于美国学术界的学术人士,然后再通过资源配置让他们溢出美国回到出身国。可以认为是“学术买办”。
详细来说,在美国,对国计民生和产业地位有巨大意义的材料相关专利和技术绝大部分都在业界。国家带头先投入大量资金吹起材料相关的某些学科的某些新方向的学术论文泡沫,捧起一批学术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招募大批崛起国家的高水平留学生,然后教导这批留学生学会灌水、跟风、做学术包工头的套路;与此同时,这批留学生的学术方向基本在业界没有用武之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基本只停留在高IF的纸面上。
作者:Sens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50510/answer/235475403
为什么双一流名单里有材料学科的高校那么多?


专业的开设不是为了所有群体的,因材施教是一方面;高校自身利益的考量是一方面;国情也是一方面。

知乎这个平台反映的观点只是社会部分群体的观点,会给你很多参考,可别都信以为真了,知乎大学的文凭外面是不认的。

 

说两点吧。

第一,选专业就像选股票,涨跌很难说的

我13年高考的,当年计算机是我们学校分最低大专业,和生物一个分,绝大部分同学都是被调剂过来的,有很多高考"失败者",大一的时候不少成绩好的同学转到了机械土木。

当年土木的风光po主可能都想象不到,原来我们社团,毕业不到五年的土木学长都可以开着小奥迪回学校玩,都挺富的。

结果,到了大四的时候,以前超高薪的土木,突然超难就业,计算机毕业生像卖猪仔一样大家抢着要,那些转走的同学后悔得一逼。

现在的计算机,说不定过几年就像过去的土木那样,一下子就过气了(而且目前iT的收入感觉和以前的土木比感觉还差一截),又或者某个专业突然需求量暴增,成了香饽饽这都说不准的。


第二 在实际的工程问题中,不能没有计算机,但计算机不是万能的。

我在做工业信息化这块,最近也很很多互联网公司合作过,刚合作的时候那些公司有些人高傲得头都要到天上去了。结果在做实际业务的时候,由于不懂业务,一个简单的功能憋了n久写不出来。

少部分我接触的互联网行业的人甚至是公司会陷入一种"技术陷阱",觉得自己虽然不懂业务,但会调几个包,会画两个原型图就觉得自己就该拿高工资,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或者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包封装一下做成平台就像买几百万几千万,但其实很多问题是需要靠对业务和行业的了解,以及材料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多专业配合才能解决的。并没有某个专业就高人一等之说。

 

活得岁数大一点,就能看到时代和行业变迁,对所谓热门冷门保持钝性了。


80年代恢复高考至今至少经历几个时期:

80年代的工作还是以分配为主,而且高校隶属于不同主管部门,所以行业性高校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资源型行业,地矿油冶金什么的,在当年很热。极端例子就是军医大,军人+医生双重身份(军人在80年代以前社会地位极高),外加一上大学就能入伍拿工资,经常可以收到极高分数的学生。


90年代开始,分配制出现了松动。同时,双轨制改革让体制外可以市场定价,而体制内受各种拖累,劳动不能提现价值,出现“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加上扩大对外开放,国人感受到了与国外的差距。这时候最强势的专业是外语类,其次是容易出国的专业,如数理化生。当年一听外企,那就是高大上、高收入。一听出国、海归,那就是高精尖人才、吊打国内的土包子。事实上,当年国内外的差距,在欧美刷盘子都比国内一个教授日子过得好。外交学院当年分数可以比肩清北,黄健翔说过,他是他们同学中混得最差的,因为他们外院同学中很多后来都成为了外企的中国区的高管。


00年前后,经历国企改革、亚洲金融危机等等之后,外企热度有下降。中国开始大规模城市化,基建和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土建类热门起来。我记得02-03当时胡润百富榜开始发布的时候,百富里面有20-30个是搞房地产和土建的,碾压其他行业。同时,国企抓大放小,国家几个垄断国企开始发威,电老虎、两桶油、三大运营商、四大银行效益明显变好,电力、石化、财经、通讯相关专业明显强势起来。其实到今天为止,IT互联网的人只是集中在一线城市、声音大一点,其实二线及以下的城市,真正的高收入人群还是以土建、电力、通讯、银行这几个行当为主。尤其08金融危机以后的刺激政策,让这几个行当的人赚的盆满钵满。

另外,这个时代人民开始富裕起来,消费能力提升了,汽车、家电这些耐用品消费都经历了黄金发展期,整个大零售行业也有了有极快的发展。不要光看到万达阿里的首富,更要看到东南沿海那一票厂家和淘宝商(只是大学生、尤其是好学校的大学生很少去零售业的一线就是了)。


但是10年以后国有垄断企业、基建行业都进行了大量改革,削弱了收益。同时行业本身也从黄金时代到了白银时代。消费品和零售业的瓶颈也很明显,所以引流的渠道就很重要(其实也就是新时代的广告业)。同时,物质文化提高了,精神需求也增多了,造成了娱乐业的繁荣。cs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扩张很厉害,造成了cs的热门,但互联网赚钱最重要还是靠广告和娱乐相关行业(如电影、动画、艺体相关行业)。腾讯网易这些公司,营收的大头其实还是游戏及其他娱乐。很多以前干“正经事”的人,都转行当了“网红”“谐星”,本质上还是娱乐业在扩张。与娱乐业配套的行业,如整形,也是在最近十年获得了超额收益。


最近几年,国家开始产业升级,所以“硬实力”的高科技行业开始受到青睐,代表就是华为。


未来十几年会怎么样,我不敢预测。只能把冷板凳专业说一下。

环保肯定有前景。前几年的雾霾,这两年的绿水青山、垃圾分类,国家和社会似乎又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但环保都叫了几十年了,能不能有实质性发展谁也不知道。

医学和法学两大专业,专业性和封闭性很强,这么多年也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个别专业个别方向,会获得超额收益,但总体上仍然是个别人撑死、多数人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

教育业的封闭性不强,很多人都可以考一个教师证进入这个行业。收益还是看个人能力,但总体上还是平稳发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食品、化工、制药和医疗设备,这么多年来其实也都不差,很多人其实也混得很高,但似乎从来没有获得超额收益,除非去坑蒙拐骗(比如各种保健品)。

军工和军校最辉煌时期是在80年之前。未来会不会随着一带一路的海外扩张而有大发展,谁也不知道。

 

凡是从“利益”二字考虑就对了。矛盾的集中点在于,不同利益个体的利益是矛盾的。

你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你从学生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大部分人读书求学最后都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所以,这个提问非常正常。

那么与你利益最矛盾的一方是谁?应该是大学,而非国家。国家出于全面综合可持续发展来考虑,你说的这些天坑是必须要发展的,不可能丢弃的。而这一点,任何人也都理解。只不过,每个“坑”对应着一个需求量,例如国家给了CS的需求打分为十分,那么给天坑专业的需求量打分就可能是五分,甚至更低。只要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也是按照这个比例出来,那大家就没问题。

可问题是,现在的大学,并不遵循这个利益。如许多评论所说,只有对于提升学校的排名和知名度的行为,才是符合大学的利益。这里我拿自己的学科举个例子:

作为一个涉农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我发现农业专业在近年强势崛起,大量高校开始刻意增设涉农专业甚至重新开办农学院。说实话,我自己作为农学天坑的人,知道这一行的苦和累,都一路读到博士了,还是要下地种田做实验。你说的生环化材,起码可以尽量在室内做实验吧,我可是需要在酷暑下地种田的。所以,对于这类专业,我有痛的领悟。倘若一路读到博士,而后搞科研,还算止损。但一旦本科就毕业,真的是各种苦活累活,更重要的是,对应着较低的工资水平。

可大学就偏偏需要这类专业。因为你会发现,农学类的高校虽然地位不高、薪酬堪忧,但是在大学排行榜一般都处于强势位置。因为SCI发的猛,因为国家支撑的科技项目众多。这个蛋糕,如果综合性大学不抢,就统统落到了农字头的高校,所以越来越大的大学,借助的强大的平台和口碑,逆势开办这类专业。结果是,学生的利益没有被保证,大量的高分考试不得不调剂到该类专业。这些学生即便再不情愿,但是依旧会做实验、写论文、帮助导师获取项目,最终推动大学的排名一路上扬。

说起来,计算机和金融,真的是和生环化材完全对立的两个极端。前者在就业领域是如此强势,而后者在科研领域又是如此强势。你很难说,一众超高薪的计算机金融毕业生的价值,和生环化材领域发Nature/Science的价值,哪个对大学的诱惑力大。所以,以后一定是此消彼长,在综合性大学里一定不会有偏废,而是两条腿走路。

 

看到这个话题,忍不住唠几句。

1、水往低处流,人往高(薪)处走。

无可厚非,毕竟非高福利国家,中产率低,几乎所有人都有生存危机。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你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娶不起媳妇、养不起娃、买不起墓地…

2、然而,你说除了有钱挣的专业(金融、计算机),其他专业都不需要设置。。。

我只能说,你非蠢即坏。

以及,这种思想蔓延,真的细思恐极。

古今中外,你记得的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人,都研究的哪些领域?

物理、数学、哲学、医学、天文学、文学……吧?

这些都是基础的、最不挣钱的学科。

你可以没有理想,但不能不给这些有理想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吧?

3、跨学科就业,是常态也是悲哀。

在当前的产业现状下,金融和计算机行业的收入,的确吊打其他行业。

这也是,学数学的去做金融量化,学物理的跑去写代码的原因了。

没有别的原因,他们也要生活。

做基础学科研究的人,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我有个好朋友就是,清北物理学博士,智力超群,去互联网写代码挣钱去了。

这种资质的人,国家不给激励政策,留在科研岗,真的是悲哀。

 

小兄弟,你的思路反了,包括机械在内的这些专业不仅不能砍掉,现阶段,自动化程度不高,低端产业遍地,反而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维持运转。

所以不仅不能取消这些专业,扩招才是自然之理。。。

引用@贱贱 老师一句话:院校扩招的原因是什么?扩招是科研发展的必要条件吗?

扩招和科研发展没啥关系,
你现在所谓的科研,
博士做的,没博士硕士一样做,
没硕士本科一样做,
没本科专科一样做,
现在的扩招只不过是让做科研的人力成本极大降低了而已,本来可能50万都找不到人,人一多,5万可能都招得到,属于人口调控问题了...

扩招一时爽,一直扩招一直爽,

话说回来,万一高校的这些专业,真的撤销掉了需要让那些整天忽悠你坚持在这个行业继续奋斗一辈子没怎么进工厂工作过的老师们填补工厂的职位空缺为他们自己整天呼吁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发展理想而奋斗,真轮到他们了,你问问,你想想,

他们愿意吗?

如何看待各平台劝退机械工程、医学、材料、生命科学、理论物理、化学化工、建筑和土木工程等理工科专业?机械行业熬下去真的就是铁饭碗,就越老越吃香么?为什么大家都看不好机械专业?

最后再举个反例吧,不要认为所有的天坑专业都没人愿意学,我反对这种扩大化的趋势。比如很多人包括我就很喜欢拿情怀当饭吃。。。

都劝退机械,那中国的机械还怎么发展?
千万不要被知乎上劝退机械的忽悠,
试想一下,如果全中国所有搞机械的都被劝退了,无一人坚守,那中国的机械行业怎么发展,必然灭亡了!但这种极端情况似乎没有发生,看来劝退的力量还很有限。所以,这种情况下被劝退的,都不是真爱。
太好了,赶紧让他们走,他们以为全中国就这几个人搞机械的?走的远远的,剔除不稳定因素,留下来的同志们齐心协力,中国的机械行业会发展的更好。
因为中国机械行业的 真正· 希望,在哪里?
在那些视钱财如粪土意气风发追求极限精度,潜心钻研两大深孔加工技巧三大车长轴注意事项四种粗糙度标法和六大磨薄片须知的大国重器工匠手里,
在那些精通四大软件UG、Proe、Solidworks、AUTOCAD通宵画图颈椎咔咔作响仍然激情澎湃沉迷结构设计不能自拔不买房不买车的工程师手里,
在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深处偏僻地区忍受酷暑高温危险坚持对女色毫无兴趣一张集体宿舍床板足矣笑傲江湖仍然坚信越老越值钱的应届毕业生手里,

我们机械专业的很多也喜欢去郊区/骑电动车/睡集体宿舍床板,这种感觉很是让人心醉,让人开心流泪。。。

董不懂:去郊区/骑电动车/睡集体宿舍床板,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好几次刷到了这个问题,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忍不住了!

先说下我的高考情况,河南省,理科,记得当年省排名四万,过一本线快二十分,说不上多,但在同龄人里十里挑一自认为没问题,毕竟有那么多的同学高中都没上到,这是我的出身情况。

大学来读了一个比生化环材还惨的专业,这个专业属于化工下的轻化工,全名叫做轻化工程,方向是叫做制浆造纸!

对,你们没看错,就是你们平时随时随地接触到的那些,纸!!!

卫生纸,瓦楞纸,书本纸,各种纸。

这就是我的本科内容,制浆造纸。

而我们本科毕业是去做什么呢?

就是进工厂,先三班倒,倒个几年,熟悉各个工段的流程之后,就可以看天意了!

运气好了,能在车间内混个一官半职,运气不好呢!继续倒班吧,一切随缘。

那么工资待遇呢?

发达点的地方,估计能有个税前五千,而我去实习的厂子,估计一个月也就估摸着三千块。

那么问题来了,我辛辛苦苦读书这么多年,算不上天资聪颖能一骑绝尘,但也算勤勤恳恳,高过平均。

完了,最后是进一个噪音酷热很是痛苦的厂子去倒班?

厂子还一般在郊区,除了质检的两个异性大妈之外,周围想见个女人,就只能去老总办公室偷窥去了。

我图个啥???

这个专业,我只能说是一言难尽,一坑到底!

大一来的时候,学校秋招,我和室友去转了转。

对我们而言,化工是真的好专业。

因为要化工学生的企业很是不少,但是要造纸的学生有吗?

真抱歉,一个没有!

完了回来之后,心情失落,其中苦闷一言难尽。

班主任这个时候倒是及时的出面安慰,毕竟专业已经很小众了,才二十来个人,怕我们心一横,直接退学复读去了。

他对我们说,我们造纸学生找工作,不能去看那些企业的招聘,应该直接联系厂子,全国那么多的厂子,这个专业学生一年才几个?

放心,那些厂子都会要你们的。

大不了,你们想去哪,我给你们联系,去哪都好说,我这么多年了…………

当时年幼,还就信了。

完了后来我才知道,人家很多造纸厂,就根本不想要什么大学生。

这么多年下来,市场稳定,生产线稳定,人家从本地招几个工人不好吗?

要你大学生干嘛?难道用你们给我们设计生产线和配浆水平衡?这不是搞笑的嘛。

大学生哪有本地的工人好用啊,人家一个月三千多块,吃吃喝喝,老婆孩子的,多美!

给个大学生三千多块,大学生还要考虑在这个外地成家立业,也干不了几年。

于是说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

当然,更悲情的应该是班里学造纸的女生,我们想进造纸厂吃这碗饭的话,去努努力还是有希望的。

无外乎背井离乡,工资底下,媳妇儿渺茫。

而女生呢?

抱歉,我们厂里不要女生。

而偏偏我们这个专业的女生,也不少!

于是乎,对我而言。

大学上到底,不如当初初中毕业去打工的同学了,他们去南方同样进工厂,但是人家进个手机厂,服装厂啥的,我看也不止三千块。

并且很多的那些同学也都已经娶妻生子,努努力的在家里房子也整好了(小城市,房价四千),还能买个不算太好但也不烂的小轿车开着。

所以,这个专业是真特么的坑。

专业这么坑,自然办的不太好,有一节专业课上,专业老师就问我们。

说我们这个专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毕竟学校可是时时刻刻都想把这个专业给弄死,整了个红黄牌制度,但架不住老师八仙过海,逼你就业啊!至于到底有没有工作,和老师有个屁关系,反正我们专业就业率100%。

于是乎,我当时就回答了这个老师的问题。

我说我感觉应该把这个专业下放,不应该作为本科专业,而应该作为技校类专业,让一些有兴趣的人去学习这个。

结果那个女老师直接甩我一个白眼说:我们辛辛苦苦的从工学院爬到了本科的大学专业,你这是让我们再回去?

随后她对我们表示,感觉专业垃圾,你们回去重新高考啊!有这样魄力的话,我还敬你们一丈!

而我们当时已经大三了……

所以,我随后揣度,那个老师当时应该想问的是,如何才能忽悠很多的学生,进这个天坑?

可惜,我当时太年轻,后来才明白。

 

那位拿MIT说事的老哥,我建议你换个例子。。。毕竟中国和美国的立国方式不一样,美国常年去工业化,向来看不起制造业的,美国人也确实说到做到,四十年来,几乎把制造业砍了个精光,只留互联网金融,高端,大气,上档次。马云都拍手称赞:明智的选择!

毕竟有美元霸权网罗天下,自由民主普照众生,美国当然有底气这么干。。。至于川普嚷嚷着制造业回归,我认为大可不必,制造业这么“下品”的东西,知乎都看不起,你美国何苦来哉呢。。。。好歹也是世界霸主,不能这么作贱自己不是?

咱中国有人民币霸权吗? 能制霸四海,唯我独尊吗? 显然不能。。。。那咱论事,就别老盯着MIT好不好? or 别盯着美国好不好?

那咱们盯谁呢? 总得盯几个制造业立身的国家吧:德国,日本,韩国,瑞典。。。老哥你能不能去这几个国家做个调查? 看计算机的滚滚车轮如何势不可挡,把德国,日本,瑞典的机械,材料,化学碾个稀烂。。。看看柏林街头,机械屌丝如何插标卖首,看看东京巷陌,材料穷鬼如何以头抢地。。。。。看德工大机械学院一年招5个,CS一年招100个,再双击666如何?

什么? 你说这些国家没有参考意义,有没有那种靠计算机一路开挂的发展中大国? 有啊!

那不就是咱的老邻居,印度吗? 哦,不得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印度才是咱的榜样啊,印度才是真正的 IT强国,金融兴邦啊。。这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咱应该看看印度第一高校,伟大的IIT啊,这所学校不得了:万般皆下品,唯有CS高,看生化环材,穷的抠脚,机械土木,无力吐槽,一代天骄,临床口腔,只配病房贴膏药,印度未来,全靠CS大法好。

更何况印度和我们体量相似,人口相当,都有着悲惨的民族命运,对我们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我敢断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靠计算机和金融,改变民族命运,完成屌丝逆袭,实现国级跨越,从落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富强文明的发达国家的人口大国,一定是印度!

对,一定没错! 因为印度走的是一条正确道路! 走的是一条康庄大道! 只有计算机,金融,才能让印度经济一日千里,赶英超美!才能让13亿印度人过上好日子! 制造业算什么东西? 大印IT帝国有的是钱,买买买嘛,爷缺的是钱吗?

反观德国,日本的衰落,正是因为他们在机械,材料的歪门邪道上,越走越远。。。。还不思悔改,这是多么愚昧,咱一定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有前途的国家,抛弃生化环材,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淘汰机械土木,从现在开始,罢黜百家,独尊金融计算机。

从明天开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现在就投身你所说的天坑专业,差不多从零开始,我愿意奉献自己,你可以嘲讽我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去干,否则社会没办法运行下去,而金融和计算机也是服务于其它各行各业的。

 

你说的不对。只有计算机,没有金融,金融也是劝退专业。除了计算机,全都是劝退专业。计算机下面还要细分,硬件的现在已经臭大街了。各编程语言之间也有鄙视链,c++的现在也臭大街了。

 

这些学院要控制招生指标,学院每年不许超过50人

每个老板招研究生每年最多1个,博士每两年最多1个!

 

金融就不是天坑专业了?

 

感觉跟一群眼里只有眼前的“现金流”的人直接讲情怀,讲理想,讲不忘初心,多少还有点早,因为基本理念和基础认识的差异还太多。即便从功利的角度上讲,初中还是高中的政治课本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它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趋势,而是有一定的时间差,是一种事后调节。跟风的人体现了被市场“调节”的过程,可以把握未来发展的人才能享受调节的结果。

每个人都可以有对未来的把握和想法。当年我学土木,是因为理想和情怀,但是也有自己未来怎么吃饭的想法:如果地震还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之一,那么土木工程的发展就不会受到忽视;社会越富有,就会越害怕地震造成的破坏,所以长期来看抗震的投入是会和社会财富成正比的;我坚信社会财富会增加,学土木我会有饭吃;有一天我真没饭吃了,说明我的理想实现了。

现实中,实业发展的短暂曲折,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中流入的资本和我们的实业发展不相称,导致资本本身的聚集和调配成为一种主导“产业”;另一方面是传统生活方式向互联网+生活方式的过渡阶段,新兴产业在CS领域聚集,人才需求大于供给造成了不平衡的发展。但是,有两个基本的原理是很难被推翻的:一是,金融业的发展是需要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的,当蛋糕份额都向“分蛋糕”行业的人倾斜时,“做蛋糕”的人得不到应有的份额就会逐渐流失,结果是“蛋糕”越做越小;二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传统产业的变革为基础,有一天一种做“盆”技术发展了,可以用“盆”快速做蛋糕,是会在短时间内吸引一部分蛋糕师去做“盆”,但其本质依然是做蛋糕的问题,蛋糕的配方、质保、原料生产等等工种,反而会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些问题,不是你在知乎上吐槽两句能解决的,但是总有人在默默地解决。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对未来的把握和想法,有些人的想法认为有生之年“天坑”专业不翻身,那就大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发展;但是,别人的想法好还是坏,就不要随便去评价了。毕竟,对未来的所有预测,很多时候都比不上一个意外。虽然坚信,格局决定了眼界,眼界决定了未来,但我也承认,一个起初毫不起眼的细节偏差也可能会影响甚至颠覆未来。所以,其实谁都不知道,十年之后再看知乎(if it still exists),劝退的又是什么专业。

 

年轻人好自信啊。

2019年学金融,请问自己几个问题。

是清北本硕吗?不行的话复交人,最次央财上财。

能在北上深安身吗?留京指标和上海的72分了解一下(魔都没有重点学科等额外加分的复交财硕士毕业是不够72分的)。

其他负面的点不再展开,只想告诉你,一些基本问题是不论你学什么专业都会碰到的。大多数行业红利都集中在行业头部,即垂直分布而非水平分布。

所以,安心搬砖,不要搞什么学科鄙视链,大家都是民工,何苦为难民工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