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全国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为了孩子补习月花一万自己却连杯奶茶都舍不得喝:你拼尽全力真的对孩子好吗?

2018-04-14 15:07:32  人气:1049213

文/清月

来源:桔子妈妈讲故事(ID:mry56651)

01?

近日,看到一则扎心的新闻。?

胡女士的儿子正在上高一,然而孩子的补习费用却压得她和丈夫喘不过气来。?

胡女士表示:?

“一对三补数学或英语,两个半小时至少1000元,大课200多元。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

她说,一开始在陪孩子补课间隙还去咖啡馆坐坐,后来变成连杯奶茶也舍不得喝。?

“我和孩子爸爸都精简了自己的开销,全力以赴供孩子。”?

难以想象,为了孩子的补习,一个劳碌了半辈子的母亲连坐下来喝一杯奶茶都成为奢侈;为了孩子的补习,一个好端端的双职工家庭变得不堪一击。?

然而可悲的是,像胡女士这样为了孩子补习花费不菲的大有人在:?

一位妈妈称“我发现我养的不是女儿,我养的是一台碎炒机”,每年不算民办学校的学杂费,单单课外补习费就达到5、6万之多。?

?

还有一位家长晒出孩子学前阶段的兴趣班费用,达到了27万多,小伙伴们纷纷表示惊呆了。?

?

可能你会说:他们有钱,所以舍得给孩子花那么多。?

然而事实是,大部分人眼看着别人卯足了劲往前冲,都无法淡定。?

因为我们总觉得:亏了谁也不能亏了孩子。?

于是不管有钱没钱,大家都拼了命地为孩子一掷千金。?

我一个亲戚,她和老公都是在工厂打工的那种,两个人一年下来撑死了也就挣个几万块钱。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小病小灾,人情往来,都指望这些钱,已然捉襟见肘。然而让我惊讶的是,她给孩子每年的补习费竟然要花掉2,3万。?

为了孩子的教育,多少家庭拼尽全力。?

02?

去年底,新浪发布了《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

从报告中看出:?

中国家庭非常舍得在教育上花钱;?

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

30%的家长愿意支付超出消费能力的学费;?

8成以上孩子上过辅导班;?

三分之一家庭高考花费在2-5万之间。?

这一连串数据背后饱蘸着多少家庭的喜怒哀乐。?

无疑,为了孩子的教育,家长们愿意付出的比你想象得多得多;他们能够承受的,也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多少父母,他们自己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可为了孩子的教育花起钱来却眼睛都不眨。?

然而,教育从来不是单一的金钱的比拼。

教育,是一场心力,智力,物力的综合比拼,是一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漫长跋涉。为什么你觉得为孩子花钱越多越好?也许你在下面几个方面的理解存在误区。

1、过时的“木桶理论”

曾经,“木桶理论”被多少人奉为圭臬。这个理论告诉你,人的各方面能力就像围成木桶的每一块板,而木桶的盛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所以,我们的人生不能出现短板。

然而,在这个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大放异彩的时代,这个理论早就过时了。

可多少家长还在纠结不放,于是,在打造全才的指导思想下,鸡血的父母和苦不堪言的孩子成了标配。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特别喜欢书法,是个安静内秀的孩子。然而她妈妈非要她学习主持,她妈妈觉得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她的口才,还能让她性格外向些。

然而她特别排斥主持,她喜欢安安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结果她主持学得不怎么样,书法也没有突破。

2、可怕的从众心理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怕错过什么,总怕别人有了我们却没有。

别人都请外教了,我们怎么能停留在中教;别人上了一万的辅导班,我们五千的肯定没它好呀!

我有个朋友,原本孩子在自家附近的舞蹈班学习,几年下来,孩子和老师磨合得都很好。后来朋友听同事说她家女儿在另外一个舞蹈学校学习,那边师资好。于是,虽然学校远了,学费贵了,朋友还是给女儿转去了新的舞蹈学校。结果孩子根本不喜欢新学校,又远又累,老师还不友好。

你看,适合孩子的,适合自家情况的才是最好的。

3、表面倾尽所有,实则不负责任

这让我想起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女留学生偷走父亲300万存款肆意挥霍并拉黑家人”的新闻。

父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养大女儿,结果女儿不仅不感恩,还把父亲当仇人一样。据悉,这位父亲特别宠女儿,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给女儿。结果他的付出不但没有换来女儿的感恩,却生生养出了一个白眼狼。

这位父亲错就错在:把金钱当成了爱。

金钱有用,却是冷冰冰的。

然而爱却是温暖的,无价的。

与其费尽心思挣钱花钱,不如学会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4、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个体差异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说: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刹那,一个精神胚胎就形成了。

这就决定了人与人是不同的。

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把Ta打造成整齐划一的流水线产品,这显然违背了Ta的天性。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权利。

给Ta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静待花开。

03

曾经有一条“神童报了17个兴趣班,废了!”的新闻刺痛了多少家长。

新闻讲述了一位妈妈在孩子学前阶段花费12万元给孩子报了17个兴趣班,国语、英语、音乐、绘画等等,什么都学。

刚上小学的时候,孩子什么都会,很神气。然而几年下来,孩子成绩已经中下,并且厌学,“神童”的光环早没了。令人惋惜。

我们给孩子选择辅导班的意义在于教给孩子方法,引导孩子兴趣,培养孩子习惯。

并不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给孩子选择辅导班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了解孩子,观察Ta的兴趣所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喜欢优美的旋律,有的喜欢动感的舞蹈,有的喜欢逻辑思维,所以选择辅导班的时候能够投其所好就会事半功倍。

2、选择适合孩子天性的辅导班

孩子天性不同,有的喜动,有的喜静。你让每天精力无处释放的孩子学习书法显然不合适。同样,让一个安安静静的孩子学习主持也不好。尊重他们的天性,才能选择适合他们的辅导班。

3、选择好的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并不是看起来越高大上就越好。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理念是否科学,他们是否能够切实践行。很多机构把心思花在营销上,花在研究家长的心理上,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好的辅导机构能够成就孩子,坏的辅导机构却能毁了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自己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

4、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面临的竞争和压力确实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我们切不可贪多贪全,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在Ta身心能够接受的前提下,为Ta选择合适的辅导班。

毕竟,一个健康的孩子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和终极目标。

同时,身为父母,我们也别忘了爱自己,对自己好一点。

一杯奶茶也好,一件新衣也罢,那都是你爱自己的样子。

你懂的爱自己,孩子才会爱你,才会懂得感恩。

教育家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那枝头飞扬的自由才是孩子生命的意义所在。

所以,告诉孩子:

我们的征途不是十项全能,不是满分双百;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飞扬在枝头的自由。

/ END /

作者:清月,过走心的生活,写走心的文字。?本文首发桔子妈妈讲故事( ID:mry56651 ),转载已获授权。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桔子妈妈讲故事桔子妈妈讲故事了解更多

温馨提示:如需要了解课程请提交您的联系方式给我们,我们会根据您所在地安排优质机构给您详细介绍,而且学费优惠高达1000元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本文章来自网络并且是机构方发布,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建议到机构教学点实地考察后签约合同再缴纳学费,一切法律问题本站不承担哦!如侵权请联系本站(https://www.123px.cn)删除,谢谢!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删除处理。